袁老爺子帶著心心念唸的“高能生長因子”滿意而歸,嗯,返程隊伍中,還加入了齊政。
齊政提出要參觀一下袁老爺子超級雜交稻的試驗,他一口就答應了。
在湘省的超級雜交稻試驗基地,齊政也如願參觀了正在試種的第三期超級稻。
這種超級稻秈米,口感硬且糙,在市場上肯定是無法與嘉穀的幾個水稻品種競爭的;但其更多是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糧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齊政就尋機在超級雜交稻試驗基地佈置了一個一階“青竹百靈陣”,主要用於穩定其高產性狀,促使緩慢進化——這既是為了感謝袁老爺子支援嘉穀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的承諾,也是感念於袁老爺子的為國為民之心……
而另一邊,陳建章在嘉穀總部,豎起了“推動國家農業戰略聚焦科研創新”的王旗!
當然,實際上他沒有這麼高調。陳建章放出的風聲,是要與國內農業科研機構開展聯合科研攻關計劃。
豎起王旗,並不是誰都可以豎的,起碼你得有名聲大義吧。
再不濟,你也得有資本吧——要別人賣命,首先你得出得起賣命錢呀。
幸運的是,背靠嘉穀集團,就是嘉穀實驗室有資格豎起王旗的最大依仗。
就像美國赫赫有名的杜邦,作為一家從工礦轉型到化學,從化學延伸到生物領域的巨無霸,不但自己僱得起頂級學者,玩得起頂級實驗室,還能大把撒錢“贊助”諸多生物實驗室、農業實驗室……其背後也有杜邦財團作為依仗。這可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大財團,甚至能夠影響美國政治生態。
嘉穀的實力和杜邦財團當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所幸,嘉穀實驗室也沒有急於追求同樣的影響力。
但對於農業科研界來說,這不啻於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很多科研機構都躁動起來。
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像袁老爺子這樣的。他手底下的經費,足夠多個頂級專案吃飽;而一個頂級專案下面,還能滿足多個實驗小組。
袁老爺子這種級別的科學家,在國內畢竟是屈指可數;具體到農科領域,更是鳳毛麟角了。申請經費,或者在申請經費的途中,才是大多數研究人員的常態。
因此,陳建章的風聲一放出,眾多農業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就紛至沓來。
……
“張教授!”
“馬院長!”
“李所長你也來了!”
“黃院長,好久不見了!”
嘉穀總部的會議室,響起了一片“呼朋喚友”聲,如果只聽聲音的話,還以為來到了什麼大型研討會。
在場科研機構的負責人中,國家級的來得最少,他們手握最為豐富的科研資源,表現也更矜持,更多是為了“高能生長因子”而來的;省級的是主力軍,他們掌握的資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嘉穀的贊助和“高能生長因子”同樣渴求;更低一級的,基本上就是抱著碰運氣的態度而來的了。
但無一例外,身為一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他們都比一般的研究人員看的更遠更清楚:
嘉穀實驗室具備了成為世界級實驗室的外在因素,差的也就是世界級的科研成果了;但具備了“高能生長因子”,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就世界級的偉業。
到了那一天,嘉穀實驗室舉起的王旗之下,又將是何等的吸引力?
而且,看勢頭,嘉穀集團最強悍的時刻明顯還沒有來到!
那恐怖的前景……
眾人在浮想聯翩,以至於陳建章現身後,迎來了一道道極其熱切的目光。
陳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