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嘉穀方面的資料!”
在國糧集團的大宗商品風險管理部,風控總監費期海接過資料。
“嘉穀齊董在魯省簽訂《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合作備忘錄》,其後出席赤埕水庫的開工奠基儀式……”
他的臉色瞬間變黑了,沒好氣道:“等等,我要嘉穀齊董的動態有什麼用?我要的是嘉穀在早秈稻交易方面的動作!”
國糧風控部的交易員忙不迭地回答道:“哦,哦,嘉穀的早秈稻現貨投放量有增大趨勢,但嘉穀金融部在早秈稻期貨上暫時沒有什麼動作……”
“沒有動作嗎?”費期海喃喃自語了一句。
“對!”交易員肯定地點點頭,繼而問道:“但早秈稻期貨市場的交易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期價也開始出現震盪,我們現在要出手嗎?”
費期海沉吟片刻後,壓了壓手:“不急,先等等,我要看看嘉穀方面的判斷。”
“……”
無獨有偶,在益海嘉裡的風控部門,其管理總監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先靜觀其變。
原因也很簡單,在大米領域,沒有人能忽視嘉穀的存在,不管是現貨市場,還是在金融市場!
早秈稻期貨,是我國於09年在鄭交所掛牌交易的一個糧食期貨品種,對於我國成為世界糧食定價中心之一、推動糧食領域“中國價格”的逐步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一說起“期貨”,很多人的印象可能是與“投機”、“炒作”等概念聯絡在一起。但一直以來,國內的早秈稻期貨品種,更適合糧庫、糧食企業來參與,而非投機資金。
這是因為,我國對稻穀價格控制得比玉米和小麥更加嚴格,國家收購價和國儲政策,包括保護價政策、託市政策、補貼政策,再推及“三農”政策,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稻穀的價格,導致國內早秈稻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小,被認為是一個並不適合“投機”的品種。
但眼下,變數出現了。
今年以來,尤其是4月份以後,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嚴重偏少,江河來水不足,水位持續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災。其中,蘇、皖、贛、鄂、湘五省受災較為嚴重。
水稻水稻,缺水對於水稻生長的影響比一般農作物更大。
致命的災害天氣往往會造成現貨市場價格行情及供求關係發生急劇變化,而期貨市場對災害性天氣更為敏感,炒作力度更為瘋狂,放大效應更為突出。
南方早秈稻主產區隱隱的春旱;強麥期貨、玉米期貨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家大幅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的利多刺激;再加上出現了春夏連旱的端倪……讓早秈稻期貨這個不太受市場關注的品種,成為了鄭交所的“明星”,開始吸引大量資金介入旱情炒作。
這種情況,無疑讓關注早秈稻期貨的各方心思浮動。
對於非投機玩家來說,期貨最大的意義無非在於“套期保值”上。但“套期保值”,真的不是教科書上輕飄飄的“同時經營,買進賣出同等數量期貨現貨”的解釋那麼簡單。
譬如幾個月後你要收購稻穀,但你預計價格會上漲,可能會因為成本增加而虧本,那就可以在早秈稻期貨市場上買進期貨合約。屆時,期貨價格也會上漲從而出現盈利,抵消現貨的虧損,保證了穩定收益。
但如果預計錯了,屆時價格反而是下跌了,買進的期貨合約毫無疑問產生了虧損。當然,你可以說在現貨上不是節約了成本嗎?嗯,理論上沒錯,但你要知道,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時間效率是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現貨價格波動幅度小,速度慢;期貨價格波動幅度大,速度快;可能現貨價格是下跌了0.1元斤,但期貨價格是下跌了300元噸都不止——同時經營相等數量期貨和現貨的話,可能你就因此破產了。
尤其像是國糧集團、益海嘉裡這種不是純粹的糧食貿易商,而是集糧食收購加工一體化的糧食企業,收購體量更大,也就需要更強的對價格波動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起碼,你得判斷對期貨價格走勢吧。
當然,如果你無法判斷出未來價格走勢,最簡單的選擇就是,跟風成功者!
國糧集團和益海嘉裡都不是對套期保值不瞭解的小玩家,倒不是說要完完全全跟風嘉穀,但將嘉穀的判斷作為最重要的參考——起碼在早秈稻期貨這個品種上,沒有毛病。
畢竟,嘉穀可是國內稻穀最大的現貨貿易商了。
多數糧食貿易企業因為經營特點所致,都不會自己設立倉庫,而直接使用租賃倉庫進行存貯。但尋找租借倉庫過程和租借倉庫的費用又會無形中提高了早秈稻的採購成本。
而嘉穀已經擁有了國內除了國儲糧之外的最完善的糧食貯藏倉庫體系,除了自產自銷的幾種精選稻穀品種,還大量收購普通稻穀用於現貨貿易——以早秈稻為例,全國每年產3000萬噸,國家收儲1500萬噸,剩下的嘉穀獨佔三分一。
因此,早秈稻期貨掛牌交易之初,嘉穀就被鄭交所定為早秈稻期貨交割倉庫,參與不低於1萬噸的交割倉儲服務工作——不提交割庫業務為嘉穀新增倉儲費、出入庫費的毛毛雨收入,嘉穀自身交割起碼方便多了。
而除了國糧集團、益海嘉裡這樣有期貨交易經驗的大糧商之外,真正的業內人也在密切關注嘉穀在早秈稻期貨上的動向!
他們中雖然參與早秈稻期貨交易的不多,但無不將早秈稻期貨當作瞭解稻米市場的一個重要視窗出——譬如說稻穀加工企業,在接受訂單加工大米前,可能會先根據期貨價格算賬,划算了才會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