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輪磋商,五月底,嘉穀集團、農業部與魯省政府聯合簽署了《關於建設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合作備忘錄》,確定在壽光建設3000畝開放式創新基地、200畝設施蔬菜品種展示推廣平臺,嘉穀負責研發成果的產業化推廣……我國蔬菜種業的升級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壽光蔬菜種業受產業驅動,搞蔬菜育種接地氣,知道一線需求。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嘉穀實驗室等7家頂級育種研發單位,第一時間確定進駐基地。
簽約儀式後,是嘉穀聯合壽光市政府搭建的蔬菜種業交流推廣平臺。從全國140家科研單位徵集來的379個辣甜椒、番茄、茄子、菠菜等蔬菜作物品種爭奇鬥豔,第一次將國產優質蔬菜種子在壽光集中展示。
魯省顧高官踱步至齊政面前,目光掃過不斷前來諮詢的菜農,感慨道:“如果不是嘉穀主動把優秀的種業科研成果和市場有效對接起來,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讓農民重新認識、認可我們自主研發的好品種啊!”
齊政含笑道:“顧高官過獎了,嘉穀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關鍵還是政府的重視……”
這話絕對是齊政的真心話。
壽光重視技術,重視科技的做派,從確立了“蔬菜立市”之初一直延續到今天。如今的壽光菜農,敢請來西班牙、荷蘭的農業專家合作;能走出去到以色列跟相關專家交流;大棚種植試驗團隊會請博士加盟……
如果不是這樣的氛圍,齊政也不會選擇將“農業科研聯合攻關計劃”的第一份答卷落在壽光市。
但在顧高官看來,嘉穀才是最重要的。
據他的瞭解,嘉穀進入壽光後,潤物無聲般帶來了多少新氣象:
不動聲色間,壽光市選擇種植國產種子的菜農上升到了32%;
在蔬菜育種上,不僅考慮滿足農戶、農場增加產量的需求;還開啟了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提升產品風味和口感的蔬菜育種研究方向;
升級的除了品種,還有品質。嘉穀推動了壽光發展無公害蔬菜、綠色食品的步伐——嘉穀農資開始推廣嘉穀有機肥,建設無公害認證蔬菜生產基地;
還推動了蔬菜大棚向著數字化大棚的升級。建設新一代的蔬菜大棚,資金需求一直不能很好解決,但與嘉穀達成合作的種植戶,有嘉穀的擔保,申請貸款都變得簡單了;
東西好了,名聲在外自然不愁賣。這不?嘉穀蔬菜通往日韓的通道輕輕鬆鬆就打通了……
當然,現在的“建設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就不是潤物無聲了,也一如嘉穀的風格——起步無聲,做著做著,就做成了行業標準!
這樣說著,顧高官點點齊政,笑了起來:“所謂‘大’嘉穀,名不虛傳啊!”
齊政能說什麼?只有無辜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