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 (1 / 3)

第一季度的旗開得勝,讓嘉穀上下都充滿了幹勁,由此拉開了2011年的擴張之路。

而嘉穀體系這一輪的擴張,又不同於以往的埋頭苦幹,大建快上,而是更傾向於做一個“整合者”。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每一個大企業的成功背後,都是成百上千中小企業受到的巨大沖擊。這在國內農業領域尤為明顯。那些“散、小、亂”的小作坊式企業,在嘉穀這樣的龍頭企業面前,是不折不扣的落後產能,掙扎求生。

憑藉客戶基礎、技術研發、成本管控、產業佈局等多重優勢,嘉穀已經由大型企業向著巨型企業邁進。在環保安全、質量安全審查趨嚴的形勢下,嘉穀開始透過一系列在國內的併購重組,讓行業市場份額向嘉穀頭部集中。

率先拉開行動的,是嘉穀農牧的養豬業務。

其實,如果不是仙茗大米和嘉穀牛奶今年的意外爆紅,嘉穀豬肉應該才是支撐起今年嘉穀業績上揚的主要“明星”。

2011年,可謂是迄今為止,生豬歷史上最星光燦爛的一年了。

往年,春節後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豬價開始下降,而今年卻是不降反升。第二季度一般是年度間豬價最低,眼下卻反常地進入了豬價飆升期。

——受制於前幾年的低迷行情,養殖戶生豬補欄積極性不足;加上去年受疫情、飼料成本大幅上漲影響,今年一季度之後就出現了生豬出欄緊張的局面。

豬肉價格快速攀升,出現瘋漲的局面;隨著生豬價格大幅上漲,普通仔豬價格也從一月份的每頭200多元一直上漲到現在的每頭400元,嘉穀農牧的仔豬價格更是達到了每頭500多元。

這樣的行情,可以說,嘉穀農牧就是閉著眼睛,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這也讓嘉穀農牧的李東亮有更充足的底氣開啟行業整合以擴張。

他瞄準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家小企業——壹號土豬。

……

壹號土豬,一個07年在越省冒頭的高階豬肉品牌。它的創始人陳勝,是一個另類創業成功的範本,傳說中的“將豬肉賣出了北大水平”,說的就是“壹號土豬”。

在壹號土豬的帶動下,越省市場還紛紛湧現出東昇牌土豬、穗香豬、山黑牌有機豬等眾多土豬肉品牌,可謂是如火如荼。

但在陳勝看來,儘管壹號土豬號稱是全國最大的土豬肉品牌,但還不到2億元的銷售額,盤子還是太小了。以至於他在嘉穀農牧遞出橄欖枝之後,還有點受寵若驚。

此時的壹號土豬,可遠遠沒有原本時空那樣,發展順風順水,一飛沖天。

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嘉穀養豬業務崛起所帶來的衝擊。這也讓陳勝面對嘉穀農牧一向是心情複雜。

嘉穀豬肉正式上市後,生意火爆已經成為常態。經常是早上7點一開售,中午就只剩下排骨和一些肥肉,下午就全賣光了。

符合安全肉的所有規範;有可追溯認證的飼養過程;擁有由穩定品種形成的大規模的貨源;品質穩定;並且與沃爾瑪、華閏萬家、家樂福等大型商超均達成合作……

這樣也就罷了,關鍵是,嘉穀農牧將商品豬養出了土豬的獨特風味,這簡直太犯規了!

他養土豬,往往需要餵養三四斤飼料才能長一斤肉;而且養殖時間長,10到12個月才能出欄,養殖成本可比普通商品豬高多了,自然也要賣出高價才有利可圖。

但嘉穀豬肉在越省的全面上市,差點沒把他逼上絕路。

跟壹號土豬差不多的風味,但嘉穀豬肉價格僅比普通豬肉高出10%~15%,這讓價格是普通豬肉兩倍的壹號土豬情何以堪啊!

消費者都是用腳投票的,在嘉穀豬肉上市後,壹號土豬就肉眼可見的“失寵”了。

因此,壹號土豬沒有像原本時空那樣,引來各路資本看好。對於嘉穀農牧這次拋來的繡球,陳勝自然也無法表現淡定。相反,他在第一時間就給出了積極的反饋。

“嘉穀打算打造自己的高階豬肉品牌?”瞭解到嘉穀農牧收購壹號土豬的意圖後,陳勝精神一振。

作為一個傳統產業,養殖行業普遍存在養而不賣、只有品種缺乏品牌等現狀。陳勝不怕說一句,壹號土豬自己養殖、自己做品牌、自己做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在國內是首創。

儘管嘉穀豬肉基於其獨特的風味,可以說是做成了全國最大的豬肉品牌,但從定價上就可以看出來,“嘉穀豬肉”這一品牌根本就不是定位高階的。而且,嘉穀豬肉也沒有自己做銷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