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464章 潰不成軍(3/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4章 潰不成軍(3/3) (1 / 2)

在北上廣深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價甚至每公斤高達20元;綠豆也從年初的8元錢一斤,漲到目前的11元一斤……

綠豆吃不起了,比雞蛋和肉都貴;“瘋狂的大蒜”更是和飆升的房價一樣,一時成為社會焦點。

在業內對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預期趨強的情況下,發改委聯合嘉穀糧油向市場拋售第一批大蒜和綠豆,首批規模是8萬噸大蒜和2萬噸綠豆。

一石激起千層浪。

嘉穀糧油不斷接到各地經銷商的電話,對方要求大批次訂購大蒜,而且不講規格不看形狀,只要沒病的蒜頭都要,有多少收多少。

首批大蒜和綠豆很快被全部吃進,市場上價格貌似波瀾不起。

但緊接著,嘉穀糧油開始拋售第二批大蒜和綠豆,這次規模達到了10萬噸大蒜和3萬噸綠豆。

市場上兩者的價格產生震盪,但嘉穀拋售的產品依然很搶手。

——在這背後,是以曾讓慶為首的投機商,拼命抬價,意圖造成供不應求的形勢。

但緊接著第三波打擊接迥而至,嘉穀糧油繼續拋售第二批15萬噸大蒜和5萬噸綠豆,而且還有數萬噸土豆和生薑等農產品。

好多先期已經吃進的投機商傻眼了,嘉穀這拋儲源源不盡,誰還敢接啊!

這拋售力度,多方膽寒了。他們心裡估計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嘉穀的雜糧儲備究竟有多少啊?而且,嘉穀是什麼時候儲備的啊?

……

“受氣候影響,今年大蒜確實是供應偏緊,以大蒜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出口量佔全國70%以上的‘中國大蒜之鄉’金鄉為例,每年舊蒜庫存量在40多萬噸左右,而今年只有10萬噸左右了。”在嘉穀總部坐看風雲起的齊政,對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蒙解釋道。

“但他們不知道,嘉穀冷庫裡的大蒜庫存量超過了200萬噸!”

老實說,得知了嘉穀的大蒜庫存量,周蒙都大吃一驚。

但一聽齊政解釋後,似乎又理所當然了:“前兩年,我國大蒜市場需求低迷,大蒜收購價特別低。尤其是2008年,大蒜最便宜的時候,每公斤甚至賣到0.1元,給蒜農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我們有充足的冷庫,又有資金,一方面為了解決大蒜的滯銷難題,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應對今天這樣的局面。”齊政輕笑道。

綠豆也同理。

大蒜、綠豆這樣的農產品,盤子小固然意味著有利於遊資炒作;但反過來,也有利於嘉穀的收儲工作——嘉穀用不多的資金,就收儲了足以撬動市場的儲備量。

炒作遊資就這樣被打懵了,周蒙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他對此樂見其成。畢竟,不管從哪方面來看,遊資炒作農產品都影響極壞。

農產品一路上漲了,農民收益也十分有限。但一方面對我國的整體通貨膨脹產生助推作用,並且影響到農產品供給和價格的穩定。另一方面遊資撤走後價格會跌入低谷,對抗風險能力本來就很弱的小農戶危害更大。

當然,要做到嘉穀這一步,冷庫和資金實力缺一不可——這兩年冷庫可是很搶手,租金同樣飛漲;而要儲備一批農產品在冷庫至少兩年,也就意味著有一筆資金沉澱在冷庫裡,如果資金實力不足,想都別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