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
只要一想到再過大半年,就有個小崽子可供“玩耍”,齊政就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有句話不是說了嗎,生孩子如果不是用來玩的,那將毫無意義。
但還沒等滿懷“慈父之心”的齊政溜去找孩子媽,一位不速之客攔下了齊政。
趕到嘉穀總部的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蒙無視齊政“哀怨”的目光,他跟嘉穀高層也算是數年的友好關係了,輕車熟路地在齊政辦公室坐下,直接說道:“齊董,我是來尋求嘉穀支援的……”
齊政對周蒙突如其來的“求救”,稍有驚愕,但想想周蒙的職責,心裡有數了。
價格司副司長嘛,齊政敢肯定周蒙的來意跟當下反常的物價有關。
今年的天氣著實反常,頻發的自然災害成為農業穩產增產的重大挑戰,北方寒潮、哪怕得到緩解的西南旱災,都相繼影響了不少農產品的產量。
最先拉開漲價序幕的是蔬菜,“倒春寒”導致北方大棚菜上市推遲,油價上漲又導致運輸成本增加,蔬菜價格已經徹底進入“元時代”——在近20種蔬菜中,至少13的蔬菜要價超過4元斤,1元斤以下的蔬菜幾乎絕跡。
很多一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自稱“不太在乎錢”的中層階級都體會到了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已經由以前的素食主義改為開始吃肉了,“沒辦法,如果天天吃青菜,工資都不夠花。”
除蔬菜外,包括水果、糧油在內的其他食品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繼“房奴”出現後,最近,網路上甚至出現了自稱吃不起蔬菜、水果的“菜奴”、“果奴”。
這是全面通脹來了嗎?
——何為通脹?
譬如你口袋裡有30元,1998年可以買到11斤大米,2斤豬肉和2.6斤食用油;到08年,可以買到5斤大米,0.7斤豬肉和1.1斤食用油;但就目前市場價格節節上漲的農產品而言,30元只能買到1斤綠豆和2斤大蒜——“通貨膨脹”這一學術用語在生活中就是這樣真實的無處不在。
官方CPI反映的通脹壓力貌似不是很大,但是真實通脹水平卻遠遠超出了CPI所能反映的力度。很簡單,房子價格再怎麼漲,也沒人天天去買房;但蔬菜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居民的CPI感受就因價格上漲明顯的蔬菜被“放大”了。
當“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網路語言流行之時,看似戲謔的文字背後,表露的是普通民眾的不幸福感。
而作為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中的一員,周蒙為此抓耳撓腮。
“引起通貨膨脹有兩大因素,其一是食品價格,目前的菜價糧價都很高,這是值得憂慮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房地產因素,房價高企會帶來上下游產業的漲價壓力。不過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出臺,這一因素的威脅已大大緩解。”周蒙分析道。
樓市在號稱“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的打壓下,陷入了一定程度的低迷;另一方面,股市持續暴跌,滬指創下一年來的新低。
“房價問題不大,現在最重要的是透過控制農產品價格以抑制通脹預期……”
齊政同情地看著周蒙,心想:房價問題不大?你還是估計得太輕了。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房價都是推動CPI上衝的“罪魁禍首”。
不過嘛,房地產這潭水太深,齊政沒有多說什麼。況且,周蒙的想法是好的,齊政也希望能夠控制當前國內不正常的物價上漲。
周蒙看到齊政的表情有些怪異,心思也不確定起來,不由問道:“呃,齊董有什麼看法嗎?”
齊政搖搖頭,卻是突然說道:“這次農產品漲價,初期受供求影響,後期嘛,大概是被炒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