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走~私”你敢信?
但這真的發生了!
更有意思的是,這還是嘉穀率先從港島市場發現的。
眾所周知,港島的食品安全標準極為嚴苛,導致國內乳企銷往港島的同類產品質量都要更勝一籌——除了嘉穀乳業。
畢竟,嘉穀乳業的企業標準,已然超過了歐盟標準。所以,嘉穀奶粉輕鬆成為首個在港澳地區銷售的國產奶粉品牌,並在港島透過了食品安全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小魚親測”的檢測,獲得最高階別安全評級。
但在三聚氰胺事件後,當地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任度降至冰點,再加上嘉穀乳業對巴掌大的港島市場懶得花費太多心思,嘉穀乳業相關產品在港島市場一直是不溫不火。
直至去年,在沒有多少營銷活動的情況下,嘉穀奶粉在港島的銷量直線上升,很快就吸引了楊業的目光。
經過調查後才發現,港島市場上嘉穀奶粉最大的消費方,居然是歐美人士!
這引起了嘉穀的重視,幾經曲折,順藤摸瓜後,意外發現了一個“大窟窿”——有走~私團伙勾結嘉穀乳業經銷商,對外走~私嘉穀奶粉!
楊業雖然對結果哭笑不得,但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亮點;恰逢這段時間,國內乳業亂象不止,就選擇引爆了這個新聞熱點。
吃瓜群眾對背後的來龍去脈自是不知,但光是結果,就讓大部分國人亢奮了。
一向只聽說哪裡哪裡又出現了國人赴外搶購奶粉潮;哪裡哪裡又採取了限購措施;咋一聽聞,居然有歪果仁走~私我們的奶粉?這簡直是一道清流!
當然,總有一小撮人不斷叫囂:“騙鬼呢!歐美什麼樣的奶粉沒有,憑什麼看中你國產奶粉?大概是走私到一些二三流小國吧!”
但隨後,有歐洲留學生在網上表示:過去一年,他們接到了不少代購嘉穀奶粉的委託……
而後面有更重磅的訊息傳來,徹底表明了嘉穀奶粉憑什麼被外國人看中:
新華網報道:“喜訊——嘉穀乳業透過了食品安全全球標準BRCA+頂級認證,這是全球第一家透過此標準的奶粉企業。繼連續四年斬獲有‘食品諾貝爾獎’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特別金獎後,嘉穀乳業又證明了其達到國際頂尖水準的品質管控能力……”
不管什麼時候,“第一家”這樣的字眼,總是最吸引眼球的。尤其是在瞭解了BRC認證的概念後。
BRC全球食品技術標準是國際公認的食品規範,廣泛應用於美國和歐盟地區。其之所以被廣泛推崇,因為BRC認證注重對廠商的生產體系進行全面考核。
尤其是A+標準,嚴格、麻煩到讓人頭皮發麻——檢測方可能隨時隨地事先不通知就來到你的生產地的任何一個環節進行核查,如果達不到A+,那麼連A級標準也會被剝奪。
“在全球率先透過(BRC)A+頂級認證,鼓舞的不止是嘉穀奶粉,而是整個國產奶粉行業。”中國乳協會長興奮地公開表示,嘉穀乳業以全球公認的國際標準來為國產奶粉生產實力“實話實說”,是近年來國產奶粉在品質上最有力的回應!
“壯哉,我大嘉穀!”
於是,2010年,國內乳業界再次出現了“冰火兩重天”之景:一邊是被捲入食品安全事故的包括知名品牌的國內乳企;一邊是代表世界頂尖水準的國內乳業……
國內再也沒有哪個行業像乳業這樣涇渭分明——除了鶴立雞群的頭部玩家,其他人都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投入去重建品牌、重塑形象。
嘉穀乳業第二次挽救了國人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更是一再用行動證明了,製造業、尤其是與公眾健康息息相關的食品行業,沒有“賺快錢”、“賺熱錢”的捷徑。要贏得使用者信任和市場口碑,只有顯而易見的一道窄門:把質量做好!
消費者最擅長“用腳投票”——“不捨近求遠”成為當下寶爸寶媽們的共識,而嘉穀奶粉也成為了寶爸寶媽心目中的奶粉品牌首選:第三方調研資料顯示,嘉穀奶粉復購率高達98%,淨推薦率為85%,也就是說,十個消費者九個回頭客,八個轉介紹給了身邊人。
遭到暴擊的,自然是洋奶粉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