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 (1 / 3)

齊政的激勵很能鼓舞人心,但想要遍佈大江南北地養豬,難度不小。

我國的養殖模式,根據生產組織模式劃分,主要分為散養和規模養殖。

散養模式目前佔比在加速下滑,規模養殖佔比在加速上升。

規模養殖中“公司+農戶”和“公司自繁自養”兩種模式相對較多。

類似嘉穀,後世的網易和萬達,同屬養豬門外漢,不擅長跟農民打交道,只能選擇自繁自養的模式。

這裡面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話說首富老王同志為了響應扶貧的國家戰略,做了個決定:去貴/州養豬。

首富出手,自然不同凡響。

他計劃建設30萬頭規模的黑毛豬養殖場和屠宰廠,由萬達提供豬仔和飼料,全縣貧困人口無償入股養殖場,享受分紅,生產出來的豬肉直接透過萬達廣場賣到全國。

有趣的地方來了。

三個月後,萬達就跟GZ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兩年半後,貴州第一家萬達廣場順利開業。

不過養豬卻比蓋廣場難多了。在一段從內部流出的影片中,首富老王同志壓著火氣說道:“原來我以為蓋個豬場……他回去跟我說要十萬頭豬場要幾個億,我說你蓋個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

且不討論首富是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養豬是真的貴。

自繁自養的模式是名副其實的重資產投資,每10萬頭豬投資額超過1億元,再加上節節上漲的飼料和人工成本,難怪連首富都抱怨嫌貴。

除了投資大之外,養豬的難度隨著規模不斷變大。

一個出欄量10萬頭的養豬廠,不僅要操心育種、飼料、人工授精、疫苗、大氣汙染、水汙染等無數瑣事,還要琢磨如何提升料肉比、PSY、商品代存活率等核心商業指標,管理成本極高。

正因為如此,據說萬達在動手養豬前猶豫了半年,甚至考察了全國5個養豬企業,發現都不怎麼掙錢。

於是最終放棄了養30萬頭豬的宏偉大計,轉而開發萬達小鎮,搞旅遊地產和商業地產,回到了熟悉的老本行上去了。

這不是獨例。

除了萬達之外,多少嚷嚷著要養豬的大佬們,最後基本都是紙上談豬,雷聲大雨點小。

養豬不易,且吃豬肉且珍惜吧。

……

從綠油油的養豬場回來,齊政收到一個意外的訊息,有個老熟人,同樣被綠了……

訊息是張澤宏帶來的。

老熟人是鍾華志。港澳地區食材供應商之一,與大嶺村養殖場合作了大半年,使得大嶺村養殖場的土雞野鴨順利打入港澳高階食材市場。

據說鍾華志常年在外奔波生意,所謂老男人一不顧家,就容易出事。

這不,在家的嬌妻不堪寂寞,跟別人好上了。

如果僅僅是嬌妻出軌,也不過是一把辛酸淚,最多也就是痛罵幾句出出氣然後一別兩寬。

畢竟,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