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害蟲這玩意,幹就完事了。看.毛.線.中.文.網
要說稻螟的防治辦法,其實還真的不少。
化學農藥是最直接的手段,也是防治蟲害不可缺少的一種藥劑,尤其是在發生突發病情時,化學農藥的防治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但對於嘉穀農資來說,要注意藥劑的選擇,要以高效低毒的品種為主。而且在使用的時候,要派出技術人員進行指導,一定要注意用量與藥劑的濃度,蟲害小的時候最好是挑治。
採納物理防治也是一種辦法。可用裝置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或是利用性誘劑放置誘捕器誘殺害蟲。但這是稻螟成蟲羽化始期才能採取的措施,如今還多是幼蟲,不適用!
生物防治的辦法自然最環保。
稻螟的天敵很多,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齧小蜂的寄生;幼蟲的天敵屬寄生性的有小繭蜂,病原真菌,細菌及線蟲等。
因此可以運用天敵控害。維護青蛙、黑卵蜂、齧小蜂等田間天敵,充分發揮天敵的天然控害作用;或栽培誘蟲植物誘殺螟蟲,在路途、水溝、田邊栽培香根草、蘇丹草等多年生植物,誘殺螟蟲。
但是目前生物防治最多隻能作為輔助手段——且不說投入,效果實在太慢了,等到生物防治起作用,估計稻螟都已經成災了,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還有理論上最完美的微生物農藥,因為微生物農藥的效果是比較強的,而且毒性小,基本沒有殘留,在優質的水稻上理應大力使用。
除了價格!
與嘉穀農資合作的農民們面對微生物農藥的賬單,都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價格太高了,根本不納入考慮範圍內。看。毛線、中文網
所以綜合起來,嘉穀農資只能為農民們化學農藥服務,另外就是輔以在田埂邊栽培誘蟲植物以誘殺螟蟲。
當然,嘉穀農資也只能兼顧與公司達成合作的種植戶,其他“散戶”就要靠政府了。
治蟲,可以說是人類與害蟲爭奪生存資源的戰爭。戰爭就需要高度組織紀律性,而政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組織和指揮者,尤其在小農經濟國家,只應加強,不能削弱。
因此嘉穀農資也與政府江右省政府通力合作,建議或交換相關資訊,盡力實施統一防治,消滅防治工作死角。
這種時候就能體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程序對病蟲害統一防治、生態防治的整體效能了。
嘉穀在岷省南開市的仙茗大米種植基地,就在江右省隔壁,但在江右省面臨著稻螟災害爆發的威脅時,南開市基本是波瀾不驚。
南開市的耕地都被嘉穀納入了統一管理,既在冬天和春耕時統一滅殺蟲卵,又大規模推廣“鴨稻共生”模式,稻螟在這邊根本掀不起半點風浪——來多少都是送菜的。
即使有漏網之魚,嘉穀都是採用蘇雲金桿菌等微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基本萬無一失——土豪就是有資格任性。
事實上,只要看到仙茗大米稻田裡的青蛙,就足以將蟲害拋在腦後了。青蛙大部分的食物都是以害蟲為食,所以嘉穀在稻田中投入了適量的青蛙,只要青蛙的數量足夠,比一切害蟲的防治方法都要好使。
當然,放眼全國,化學農藥還是絕對的第一選擇。
農藥每年為我國平均挽回糧食五千萬噸、蔬菜一千五百萬噸、水果六百萬噸……減少直接經濟損失上千億元以上,從投入產出來看,每使用一元錢的農藥,可獲得十到二十元的直接經濟收益。
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沒有化學農藥所的保障,我們農業的糧食安全、穀物自給是根本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