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睡覺的兩位支教女生還沒起床。
陳楚良就拿著拍攝的裝置走出了房間。
閉塞的寨子,空氣比大都市清新多了。
清晨,已經可見寥寥炊煙,時而雞鳴犬吠,一片安靜祥和。
寨子不大,影片中,用不了幾分鐘就能全部拍完。
整個羌寨,幾乎是一種落後、貧窮、讓人看一眼,就會深刻的思考,為什麼華夏還有這麼窮的地方,他們的房子怎麼還搭建在山上,住著會不會垮掉?下暴雨,泥石流,會不會把這個貧困的寨子全部給埋掉了?
這些畫面,都是拿給大山外面的網民看的。
比起繁華的都市,這樣原始落後的地方,更能挑動著大都市那些安逸享受的人的神經。
拍了幾處寨子的風光之後。
陳楚良就手持著影片拍攝器材,走進了旁邊寨子的學生上學的村小課堂。
城裡面的課堂,都是有亮堂堂的教室,乾淨整潔的書桌,還有大大的黑板,以及裝潢比較好看的牆面。
但是,這個貧窮羌寨的村小課堂。
肯定是沒有那麼好!
整個村小,除了給支教住的房間分出來後。
最右邊的一間,是三年級到六年級大一點的學生上課的地方。
中間的一間,是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上課的地方。
謝雨萌教高年級。
蔣培培教低年級。
清晨,學生還沒來的時候,陳楚良已經把課堂的門推開了。
課堂裡面的情況,或許和大多數城裡人眼中上課的地方不太一樣。
高年級的課堂裡,是二十來條破桌子破椅子,單調的,就連那些座椅和課桌,都像是城裡面的學校不要的淘汰物。
低年級的課堂裡面,就是一張張長一點的桌子,能做七八個人的樣子,桌子高矮不齊,應該是本地的木匠做的,材料也是多種多樣,顯得有些好笑。
兩間教室前方的黑板,應該都算不得黑板,是用黑墨水抹在牆上,看起來不太光滑。
上面還有昨天上課寫下的知識。
語文,數學,自然,思想品德。
看起來簡單、原始,甚至就像這個羌寨一樣,與繁華落差很大。
..........
六點鐘。
陳楚良還在拍攝的時候。
支教的謝雨萌和蔣培培兩人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