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姜清鳳說康華集團在東南亞投資了八個專案。
其中還包括總共投進去十五個億的一筆港口專案。
難怪不得會把康華集團拖死。
徐耀星操作的東南亞投資,直接就是把所有的雞蛋,放一個籃子裡。
一顆石頭砸下來會砸爛大部分的雞蛋
而東南亞經濟危機,已經是天外隕石了。
徐耀星只是一個省的首富。
在世界金融戰爭的制裁下,根本就沒還手的力氣。直接把他的投資全都轟的稀巴爛!
也是狠人啊。太想更進一步了!
陳楚良搖頭說:“沒想到,康華集團在東南亞投資了這麼多錢進去?這是準備把東南亞當成80年代後的華夏,想要搏一搏?””
也許是因為陳楚良和她聊起了話題,姜清鳳似乎找到了可以訴說辛苦的旁聽人,在一旁感慨道:“是啊,誰又知道97年之後,東南亞的市場經濟突然就變成了一道割破康華集團動脈的口子。從那時候開始,康華集團就陷入債務危機。有句話說得好,債只有越欠越少,可我們卻是越欠越多!”
“最後,雪崩了!”
用了一個比較貼切的形容詞。
姜清鳳為康華集團的落幕,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陳楚良就沒那麼多感慨死在登頂更高階層路上的康華集團。
要知道,從幾十億的大佬,做到百億的大佬,不亞於在網際網路上,從一千萬級使用者,做到五千萬級用那麼困難。
這不單單要靠眼光。
還要看運氣。
以及對行業動態的瞭解!
從一家同樣把盤子鋪的比較大的網際網路公司老闆角度,去看待問題。陳楚良淡淡道:“各行各業都是靠天吃飯,能夠提前規避風險,才是最後的贏家。伯父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沒想到,國外的變化比天都還快!而且不像在華夏國內,上面有國家管著大範圍的經濟調控,雪崩都不會太厲害,很容易受到世界經濟影響,從而導致很多人折在上面”
“你分析的不錯!歡歡他爸的確太冒進了!”
姜清鳳吃驚地看著陳楚良。
作為徐耀星的枕邊人。
經常聽到老公徐耀星經常後悔他沒有意識到,國外的市場沒有約束不受調控,雖然前景很可觀,猶如華夏改革開放時那種只要吹吹風就能起飛的大好時機。但是,國外投資的大環境,沒有華夏有一道最後的屏障。
而徐耀星後知後覺的這個問題,卻是被眼前的年輕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才二十歲出頭,眼光和見識就這麼高。難怪能夠在這個年齡,掙到和徐家父輩奮鬥幾十年才積累的家業一樣大的地位!
姜清鳳有些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
其實陳楚良的見地,無非是來源於他重生十多年的先知和經歷。
因為陳楚良知道!
往後走,世界各個地方會吸取經驗,出臺更加完善的經濟管控,規則也越來越多。
以至於整個世界,再也沒有那句站在風口,是頭豬都能飛起來的狂人。
“不說了,小陳。把你叫進來,其實是想和你商量,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就算你解決了三十億的外債,讓康華集團暫時能夠得到喘息。但是,後續的生存問題,必須要有快速的現金流抵衝賬面上的缺口,才能將康華集團運轉下去。”
“東南亞的缺口,財務那面已經算過了。現在為止,一個月有接近八千萬的缺口,需要我們用資本去填補。”
“國內漢州這面,康華集團的資產早就已經做出調整,重點也是放在房地產開發專案。如今,在建的三個地產專案全部停工,剩下的資產,也將要清算給孫紅兵的中江實業!”
“現在,康華集團需要一場成功的手術。將康華集團從病入膏肓救起來!”
“所以,我們拿出來兩個方案。第一,放棄東南亞市場將資本回撤國內,等待國內地產專案重新啟動。第二將國內現在的在建房地產專案,拋售給其他地產公司,比如像東南建工、東勝集團,以獲得現金流,繼續投資東南亞,把資本的重心,轉移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