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美國,陳楚良不想低調,就允許了老蕭可以安排美國的媒體對他採訪。
這樣做的效果是。
一來,可以提高有為科技的知名度。
二來,陳楚良知道,在矽谷這個地方,名氣是一張牛比的名片。
而名氣的獲得,自然是媒體的造勢。
尤其是,採訪媒體當中,像時代週刊這樣的國際性媒體。
幾乎可以說。
下一版的時代週刊裡面。
就會有很精彩的內容報道他。
初來乍到美國,陳楚良需要這麼一個曝光的機會,才會讓他在國內的這段時間,過的很愉快和充實。
…….
陳楚良答應了接受採訪之後。
老蕭下去和馬斯克的助理艾拉維妮碰頭安排媒體採訪的事情。
大約過了1一個小時之後。
採訪的地方已經佈置出來了。
佈置完之後,對想採訪陳楚良的媒體當中,老蕭挑選了時代週刊的人先一步到了會場。
會場這面準備好之後。
陳楚良接到老蕭的電話,才收拾準備了一下就過去了。
採訪的會場不大,是借用PayPal公司的會議室。
不過,經過馬斯克助理艾拉維妮和老蕭兩人共同收拾。
會場裡面。
原本是簡單的美國風格。
也在極短的時間內換成了華夏風。
尤其是採訪會場的坐席臺上,一面面飄揚著華夏國旗的小擺件,還有華夏風格的山水畫作為背景牆,很有一種主場優勢。
這次時代週刊來採訪的團隊有4人。
一個攝影師。
一個負責採訪兼寫新聞的記者。
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助理,美麗可人,看起來像是華裔。
以及時代週刊很周全考慮的想到還安排了一個專業的中英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