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經理聽陳楚良講了個成人笑話之後,覺得聊天的氣氛不對,就藉口給屋裡面兩位專家送棉襖的機會就進去了。
羅經理送完棉襖,沒急著走,鄉上的招待所,就挨著學校旁邊,羅經理也不見回去,就在屋裡面坐著。估計是她失眠了睡不著,還不如在這兒待著...
陳楚良在外面待了一會兒,把剩下的半截煙也抽了,才回到教室裡去。
然後,他就和羅經理兩人都守在專家們面前,等著最後的檢測結果出來。
快天亮的時候。
忙活了一夜的何工和趙工兩位專家才把檢測到的資料進行了計算分析。最後得出了最精準的結果。
如果不是老闆親自監督,就兩位工程師手上弄出來的結果,按照以往的進度,沒有一個星期做不出來。
“陳總,結果出來了。按照現有教育樓設計的質量在抗震指標上,能夠達到的效果完全能夠承受住建國後76年像唐山發生的那次嚴重的地震。所以說,房屋的質量是非常合格的。”
許多專業術語,何工都沒說,他直接用76年唐山的地震來比喻,這就說明,片口鄉有為小學的房屋質量是百分百過關的。
當然,這是他站在自己專業角度上去看待問題。
因為,96年的唐山地震,可是迄今為止破壞力最強的一次地震了。
許多建築企業的指標都是照著那個地震烈度去衡量的。
修出來的房屋,自然也就在這個範疇。
至於更高階別的。
先不說能不能碰上。
就材料的耗費,多一個等級,也要多出好多錢。
聽了專家給出的結果。
雖然是合格。
但陳楚良不是特別滿意。
唐山的地震和幾年後的汶縣地震比起來烈度要小一些。
說白了,就是不達標。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在兩位工程師面前說的明明白白,需要新建的有為小學要扛住多少級地震,萬一以後發生了,這不就是給別人說,他能未卜先知麼?
所以,聽了結果後,陳楚良心裡面不滿意,但臉上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對結果接受。但他還是會保留自己的先知,從別的地方插入自己的問題,問兩位工程師說:“何工,還有趙工。這裡我多嘴問一句,如果我們拿76年前的地震來作為評判標準,這都過去二十多年了,是不是應該修改一下我們作為參照的資料了。再說了,我們修建的是學校,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誰能保證從我們手裡面過的房屋能挺過一百年?不遇上大的自然災害?所以,在參照的等級上,我們應該往壞處去想...有備無患。”
陳楚良連番比喻,他這樣問,其實是想透過自己的問題,讓兩位工程師都覺得現在的評判標準太低了,要提高兩個等級,這樣一來,就算以後發生了,別人都會以為是他的準備工作做的好,對質量要求夠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