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BB好友以後,呂東辰能夠看到對方的網名,叫做“我為詩狂”。一看這網名,就可以大約判斷對方是一名詩詞愛好者。
投什麼詩好呢?呂東辰想了想,一首《登鸛雀樓》突然出現在腦海裡,就這首吧。
再找一首李紳的《鋤禾》,這首詩呂東辰上小學時就背得滾瓜爛熟,張口就來。
為確保萬無一失,呂東辰再次開啟了搜尋引擎千度網,把《登鸛雀樓》和《鋤禾》搜尋了下,搜尋結果空白,別說是詩,就連王之渙和李紳這兩人都沒有。
找了個空白文件,把這首詩錄進去。
那邊“我為詩狂”的BB頭像一直亮著,呂東辰打字發過去:
“你好!編輯老師,我這有兩首詩,現在給您發過去,請稽核看是否達到貴刊的收錄標準。”呂東辰沒有廢話,直接表明了來意,然後把《登鸛雀樓》跟《鋤禾》這兩首發了過去。
……
G城,愛讀詩刊辦公樓。
儘管今天是週五、儘管已經快晚上九點了,但是,慕容喬治依然在辦公室工作著。不錯,他就是網名“詩我為詩狂”的收稿人,同時負責初審。
作為帝都發行量最大、也是影響力最大的詩詞週刊,再加上帝都人對詩詞文學的無限熱愛,每天愛讀詩刊收到的投稿詩詞是海量的,儘管編輯部還有十多個像慕容喬治一樣的初稿稽核人,但是工作量依然非常大。
看了看窗外,夜色已深,萬家燈火,都城作為帝都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此刻的夜景是異常繁華。
慕容喬治伸了伸懶腰,活動下腰肩。幾乎坐了一整天,太累了,今天的收稿和初審工作終於結束了,他準備關電腦回家休息。明天週末,終於可以放鬆兩天了。
正在這時,又一個BB訊息視窗彈出來,同時發來的還有兩首詩。
心裡想著下個工作日再看吧,但是多年養成的工作習慣,手中卻下意識用滑鼠點開了文件。
《鋤禾》
嗯,名字一般,這個世界上的詩人一般都喜歡用較長的詩名。慕容喬治心中評價著,但是對於詩來說,名字並不代表著什麼,而且這個名字還算過得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乍一看,文字很直白,意思很通俗易懂,感覺沒什麼厲害之處。
但就是讓人忍不住,想接著再讀第二遍。
第二遍,嗯,朗朗上口,接著是第三遍、第四遍。
就像是在家裡閒得無聊,放著自己最喜歡的歌,單曲迴圈,根本讓人停不下來。
朗朗上口,這是表面現象,非常好了。再進行深層次剖析,平仄對仗、前後押韻、詩意詩境等專業標準。
用業餘的眼光看,光覺好,不知好在何處。再從專業的角度一分析,慕容喬治忍不住拍案叫絕。
“高啊!”
作為愛讀詩刊的職業收稿人和初審編輯,慕容喬治本身文學修養就相當有一定水平,再加上每天要閱讀上百首投稿,他的剖析眼光自然有獨到之處。
平仄極為工整,押韻恰到好處,前後結構合理,極強的畫面感撲面而來,又傳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一首詩能擁有的精華,是應有盡有,一樣不缺。
“妙!妙!妙呀!”慕容喬治不住聲地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