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在失蹤人口網裡,給呂小花找了很多有可能的家庭,一一聯絡他們核對細節、開影片先見面,看看呂小花是不是他們的女兒。
但都不太符合。
直到傍晚的時候,虞沉忽然給謝寧珺發來好幾張照片:“你看這兩口和呂小花長得是不是很像?”
虞沉是從民間機構的資料庫查詢的,那個資料庫是志願者自發建立,他們會一直追蹤更新情況。
網站裡面有主動找父母的孩子,那些孩子的照片每年都會更新。
也有主動找孩子的父母,他們也隔三差五就會更新自己的動態,搬家去哪兒了,號碼是不是換了……都會告訴志願者。
這樣如果孩子記得老家地址,但父母已經搬走的話,還可以及時聯絡到父母。
團聚後,他們便會刪除資料。
謝寧珺收到的這好幾張照片,是一對夫妻的不同時期,從中年到老年,看著跨度應該將近二十年了。
每一張照片裡,夫妻倆手裡舉著一張十七八歲左右女生的照片,都是愁容滿面。
謝寧珺仔細對比了一下這對夫妻的照片和呂小花的長相,發現照片裡父親的五官幾乎和呂小花一樣,母親的臉型幾乎和呂小花一樣。
他們手裡舉著的照片,也非常像呂小花的年輕狀態。
她又問虞沉要了文字資料。
原來老兩口是勤勤懇懇的中學教師,將女兒培養成了大學生。
十八年前,女兒剛上大學,一次過節回家,途中突然失去聯絡。
從此兩口子一直在尋找女兒。
他們為了籌錢,在學校教書之餘,還私下收錢開班補習。
前面十幾年都這麼過來了,很多家長體諒他們倆為了尋找女兒才這麼拼,補完課有時候還會多給他們一些補課費。
最近幾年學校減負不給補習,他們倆偷偷補。
沒想到有個家長的孩子接受過他們的補習之後,給他們倆舉報了。
他們倆白忙活一個暑假不算,還要被罰錢。
現在媽媽還在教書,爸爸在臨近快退休的關頭,辭職找女兒。
他們提供的女兒資訊,還提出女兒脖子正後面有顆直徑三毫米左右的痣。
謝寧珺立馬繞到呂小花身後看她脖子。
果然!真的有顆痣!
目前為止,這對夫妻是機率最大的了,各種條件幾乎都符合。
於是謝寧珺立馬按照上面的聯絡方式打過去,開了影片。
呂小花今天一下午都坐在鏡頭前面,一開始還有點怕。
慢慢的她發現鏡頭不吃人,所以不怕了。
但她看鏡頭的時候,全程都是面無表情,無論對面跟她說什麼,她都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