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影想用封禪筆,捕捉靜室內殘留的祝玄光氣息。
札記也罷,佩劍也罷,這些曾經被祝玄光留下痕跡的東西,必然或多或少還有他的氣息。
筆尖畫出的金光在靜室流淌,如果裴三此刻開啟門,就會看見滿室的璀璨流光。
但這樣輝煌的美麗只有李承影置身其中親眼所見,他的筆越來越快,表情卻越來越陰沉。
這世上無人知道,他有一個秘密。
自大病一場,從痴兒恢復正常之後,他就有了這個秘密。
謝長安知道他常常無師自通地領悟一些符術,又知道他在法術上天賦異稟,連剪紙術也是一學就會,堪稱奇才。
但謝長安不知道,除此之外,李承影還常常會夢見一些碎片般的畫面。
有時甚至不是夢見,是眼前突然閃現。
這些畫面賦予了他宿慧一般的能力。
他清楚知道他是李承影,並沒有成為祝玄光的興趣。
但他也清楚,世上絕不會有如此相似的兩人,更不會有無緣無故痴傻二十年一朝恢復靈智的奇蹟。
如果有,那就說明這兩人之間必然有某種聯絡。
非但謝長安他們疑惑,李承影心裡更是明鏡一般。
他甚至疑心自己之所以會對謝長安抱著莫大好感,與這個秘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有關係。
李承影不願接受這種假設,他更不願意自己與祝玄光扯上任何關係。
起初是好奇,後來因為謝長安,這種好奇又變成厭惡。
李承影毫不懷疑,若祝玄光在此,他會直接給對方一劍,既是替謝長安報仇,也能讓自己大為快意。
為此,他曾私下翻閱典籍,將所有可能性都查了個遍,甚至查到斬三尸與化神分身的說法,但他絕對不可能接受自己是作為一段分身而出現的局面。
李承影也想過,若真是這種可能性,他索性鳩佔鵲巢,去當古往今來第一個吞噬本尊的化神分身算了。
但祝玄光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他則是一介凡人,身無靈力,連命都不知道能吊多久,過了今天也許就沒有明天。
從前的李承影,在還是李家公子,還未遇見改變他命運的少女時,他所願所求,不過是多看幾眼這錦繡人間,好好養病,多活幾年。
然而現在,他心頭竟也存著一把與謝長安一樣的火,想著也許有朝一日,還能殺到上界,送祝玄光一劍歸西,兩劍魂飛魄散。
從此他才能是真正的李承影,才能是對著謝長安沒有任何秘密的李承影。
流光由明而暗,逐漸消逝。
靜室恢復平靜。
然而李承影身上的厭煩倦怠卻已深重到不想掩飾的地步。
他嚥下一口急欲噴出的血,閉了閉眼。
作為祝玄光的舊日故地,這裡依舊什麼都沒有。
好似他的狂怒厭惡推測都只是笑話與錯覺。
沒關係。
他心想,就算你祝玄光真將我當作備用的分身,我也不會離開謝長安。
我偏要纏著她,長長久久,一生一世,還要助她得成大道,顛覆日月。
她要鬧多大,我便幫她鬧多大,即使要掀了這天地,也在所不惜。
你背叛了她,捨棄了她。
而我,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