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家屬院,茉山送過物品的那1單元3樓住戶王一進下班回家了,上樓時王一進就在納悶,這2樓住戶門口怎麼放著米和油還有衣服呢,這是怎麼啦。等到他上了3樓,看到自家門口和隔壁住戶門口都放著米、油、衣服時,就回過神來了,要麼是廠裡發的,要麼是哪個善心人送的。
廠裡發的不大可能,自己剛從廠裡下班回來,上班時可沒見工友說起發物品這事。現在是80年代,廠子效益也比從前要好,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機械廠開拓市場,廠裡工人們齊心協力,創造了比往年好得多的產值,廠子主要生產五金工具,這些工具銷向了全國各地。工具暢銷,工人們的收入也就上來了,現在王一進每月能領到120元的工資,這工資是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王一進有三個孩子,大的18歲,第二個16歲,小的11歲,都是調皮搗蛋外加花錢的年齡,妻子沒有工作,間或擺個早點攤賺點零錢,但這幾年身體不大好,就沒出去擺攤了。全家生活費用壓在王一進肩上,要不是工資每年增加,王一進的日子也是過得入不敷出,很緊張的。這下看到這麼大袋米和大桶油,還有兩件簇新的衣服,王一理很高興,他拎了下米袋,足有80斤,再拎了下油桶,好傢伙,實打實的份量,起碼30斤。
王一進開啟門,妻子和孩子們正在吃飯呢,王一進也沒聲張,一個人把米和油還有衣服拎進了屋裡,再關上了門。隔壁住戶的物品,讓他們自個兒發現自個兒去高興吧,我要是叫門,他們等下懷疑我拿了一些怎麼辦。不得不說王一進多慮了,但是他考慮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隔壁住的是同事李勝雨的家屬,李勝雨正與他妻子鬧離婚呢,他妻子才28歲,帶著5歲的兒子住在這裡,三天兩頭哭哭蹄蹄地去廠裡找李勝雨的麻煩,說他在外面有情況,有了新人就要拋妻棄子。李勝雨不理她,她就找廠領導。廠領導被李勝雨妻子弄得頭大,見到她來就躲,躲不過時就得安撫她,李勝雨沒少挨廠領導批評,讓他處理好家事。
但李勝雨每次就嘿嘿笑著,也不多辯解,只說夫妻性格不合,過不下去了,等過些日子他妻子想清楚了就把手續辦了。這李勝雨還有個老母親,住在家屬院附近,癱瘓在家,由李勝雨弟弟照料,治療要很多錢,所以日子也是過得比較缺錢。
這李勝雨的妻子不是省油的燈,被她沾上就麻煩。你要是招呼她,說門口有米、油和衣服,她會不會懷疑你家的多些呢,或者你藏起了一些,她都可以懷疑丈夫有情況,是多疑性格的人呢。李勝雨有沒有情況王一進清楚得很,他天天在廠裡做事,紮實得很,哪裡有生活作風問題。
王一進拎進物品後,妻子一下發現了,驚喜地叫了起來,“哎呀,老王,你這是打哪有錢了,買這麼多東西。”三個兒子也齊齊放下筷子,他們今天又沒等爸爸回來就吃起來了,三個兒子都在長身體,餓得慌,王一進心疼兒子,自己回來沒個準點,都是和妻子說了,如果自己中午沒按時回來,你們趕緊吃,不用等。
王一進呵呵笑著,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高興,“我哪有錢買,咱們家花費你又不是不知道,每月120元,我們4個人花呢,存下一點錢不容易,錢也在你那呀。這米起碼有80斤,這油起碼有30斤,1.2元錢1斤米, 1元錢1斤油,粗粗算一下相當於我1個月的工資呢。這衣服一件是棉衣,一件是單衣外套,衣服比較大,王新能穿,他最大,個子也高,兩個小的穿不了,我年紀大了不用穿新衣服。這衣服也挺好的,估計得100元才能拿下。
王一進全家都挺高興的,這是多麼大的驚喜呀,謝謝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