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與大勇,取自四書中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
是齊宣王跟孟子一番對話。
原文裡,宣王說他有個毛病,就是逞強好勇,孟子便說好勇也沒有關係,只要不是好小勇就行了,於是就進行了關於大勇與小勇問題的闡述。
原文孟子將小勇和大勇闡述得很清晰了。
如今以此題作文,就非常考驗考生了。
這一次,鍾靈沒有立時下筆了。
因為寫作文,必須腦中先想好了才動筆。 s✷hug★✹fo
她轉動著筆開始思考了起來。
小勇與大勇。
小勇自然就是人們常說的匹夫之勇了,這是一種血氣之怒,逞個人意氣之勇。
大勇指的是當國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時挺身而出的理義之勇。
鍾靈想著這些。
自然而然想到了她上一次被鍾正志鞭打一事,當時如果她不能忍一時之氣,擼起袖子伸出拳頭就是幹,不管不顧將鍾正志打個半死,這是大勇嗎?
顯然不是。
如果她那麼幹了,就是沒腦子的小勇!
還有有的人面對人生挫敗,不管年邁父母,不顧妻兒,從高高的高空躍下,縱粉身碎骨也不怕,這是大勇嗎?
顯然也不是。
還有……
隨著思考,鍾靈對這一篇的小勇與大勇要怎麼寫的思路越來越清晰了。
當下,她提起筆開始在草稿紙上寫了起來。
因為思路清晰,鍾靈沒有半分晦澀感,她不但以自己的想法寫出小勇與大勇,也引據了歷史名人在其中作例。
洋洋灑灑的,鍾靈就寫了一千多字。
寫完後,鍾靈檢查修改了一遍,確定滿意了,這才抄錄在正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