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醒神寺用完那頓價值不菲宛如藝術品的“生如夏花”後,源稚生作為嚮導,帶著幾人在源氏重工裡各處轉了一轉,參觀了一下各層的基礎設施和功能就算是結束了,幾乎是隻字不提下潛工作的準備,甚至連巖流研究所安排的下潛器都沒有帶他們去檢查一遍。
樓下大久保良一已經準備好了車,在離開源氏重工之前,打著黑傘站在雨中臺階上的林年回頭看了一眼這座佇立在傍晚烏雲下如黑水晶的高聳建築,那折射著陰冷天幕的落地窗後或許不少雙眼睛正居高臨下,報以警惕跟審視的神色俯視著他們。
理所當然的,林年要求會見上杉繪梨衣的要求被軟駁回了,即使源稚生在沉默片刻後所給予的答覆是:私下會見上杉家主茲事體大,即使作為三大姓之一的源家話事者,他也沒法當場做出這個決定。
林年是可以理解這種說辭的,如果是在平時,源稚生以兄長的名義安排林年這個上杉家主曾經的“朋友”會面,即使這件事透露出去也最多會受到言辭頗輕的指責。
可現在這個檔口不同,尤其是八姓家主的會議上才透過了上杉家主作為秘密兵器在下一次的總突襲戰中承大梁的決定。
現在上杉繪梨衣就像是半解鎖的戰略武器,這個敏感的時期安排任何私下的會面都需要透過層層嚴審,尤其還是在林年等人面見繪梨衣的目的不明朗的情況下。
源稚生承諾了林年,會盡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說服蛇岐八家的諸位家主,尤其是大家長橘政宗,解除本部小組身邊的眼線,同時儘可能地開放一些自由活動的許可權。
林年也半公開地告訴源稚生,他們對日本現在局勢的瞭解還不夠深入,希望用自己的眼睛親眼去看看這場醞釀之中,又或者說是早已爆發的衝突的戰場的輪廓,言外之意就是,他們可能會自己去調查情報。
對此,源稚生默允了本部的行動,因為雙方都很清楚,蛇岐八家決策層之後的計劃中肯定是會將本部的幾人淡出中心圈的。
之前家族的會議上,林年提出了要介入此事的態度,橘政宗作為大家長的回應是拒絕,而且是相當強硬的拒絕,直言會啟用上杉繪梨衣作為接下來行動的保險就已經算是相當明朗的表態了。
本家不需要本部介入這場戰爭,他們希望本部小組安心等待他們得到戰場上決定性的優勢後,再去執行日本海的龍類胚胎爆破計劃。
這是橘政宗對本部的表態,也是對另外七位家主做出的表態,從中發出了本家準備向猛鬼眾轉守為攻的訊號。
離開源氏重工的林年在路上也想過,如果將皇帝的情報提前在會議上揭露的話,是否會讓這件事的發展有些轉機,可思來想去後得到的答案大概是情報只會引起橘政宗等人的重視,並會妥善地利用起這些情報,最終還是會選擇孤立他們。
蛇岐八家表現出的一意孤行無疑是一種傲慢,可卻是合理的傲慢,因為在他看來日本分部沒有和皇帝交手的經驗。就像是鹿兒島上身著盔甲的武士們騎著戰馬,揮舞長刀,向著滿是機槍大炮的軍事堡壘發起衝鋒,用後世人的目光看來失敗似乎是必然的。
不過不同於那些血肉之軀填線的武士,蛇岐八家肯定是藏了一些後手的,林年很清楚這件事,畢竟作為能震懾西方混血種世界的獨立混血種勢力,有一些底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為並不清楚蛇岐八家準備的這些後手是否能對皇帝造成威脅,所以林年沒有同樣傲慢地在會議上開口去批判橘政宗做出這種決定的愚蠢。
畢竟換位思考站在橘政宗的視角來看,作為武士,相信手中的刀與甲冑遠比相信遊說之客的尖牙利嘴更多一些,這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地找上了源稚生。
橘政宗代表的是蛇岐八家的頑固派,林年無法從此開啟缺口,那麼從源稚生這個更年輕,更懂得變通,最重要的是,直面過皇帝手下最強武力的人這裡開啟局面才是最正確的事情。
事實也如同林年想的一樣,在情報的互換,又可以說是某種“真心換真心”的環節上,源稚生鬆口了,給予了他們一些承諾。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就算是通力合作,頂多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要認為這種承諾無關緊要,甚至不痛不癢,即使在硬武力和機動性上來說,本家即使調集精銳的執法人部隊,也是無法限制住林年等人的自由的,但這種情況下得到的自由的代價就是大家夥兒一拍兩散。
皇帝已經在日本鋪好了一場局,後來者入場的林年現在得到的情報最明朗的一塊就是林弦正大光明現身猛鬼眾,這就讓他有理由相信這是迎接他的第一個陽謀,即為用林弦和他自己的關係作為催化劑挑撥本部和本家的關係。
源氏重工,蛇岐八家,這裡面肯定是藏了許多貓膩的,這件事林年第一次來日本分部的時候就已然清楚了,在徹底挖出這些秘密之前,他是不會選擇輕易地和這個本地機構一拍兩散的。
源稚生現在在日本分部的身份依舊是執行局的局長,沒有因為傷病而被削職,這代表他的威嚴和權力在失敗之後並沒有被撼動,這是好事情。
因為本部小組之後行動可能受到的阻礙多半也會來自執行局的精銳,只要得到了源稚生這位局長的預設,那麼他們行動受到的阻力起碼會少上八九成,這也是源稚生這個合作者本身的特殊便利性。
可與源稚生這種合作同樣也讓林年略微有些憂心。
因為源稚生同意得太快了,甚至沒有空出時間去隔夜進行考慮。
林年認為,源稚生作為日本分部的少主,那麼理應是知道蛇岐八家的一些後手和底蘊的,可他卻依舊以一個相當快速的態度和林年達成了協議,這是否代表本家的底蘊並沒有林年想的那麼可靠?
當然,換一種角度去解釋,也可以說是源稚生和上杉繪梨衣的特殊關係,所導致這位兄長並不希望見到舍妹去戰場上承擔風險,以林年所瞭解的這個男人的性格來看,這種推理也是合理的。
林年的這一番思考是有些杞人憂天的想法在裡面的,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可卻不得不去思考,因為事實證明了,一味的暴力和蠻勇只會讓人在皇帝的局裡陷得越深,尼伯龍根大空洞的事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總而言之,我們也算得上是得到了一些便利了吧?談判雖然算不上完全勝利,可也得到了一部分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為什麼還要這麼愁眉苦臉的?”
趕回往歌舞伎町一番街的黑色高階轎車上,後座的愷撒看向林年說。
“吃過了虧,所以之後每一步都不得不多想。”林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