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領域”就很簡單了,一句話,會稀釋。
玩過《地下城與勇士》的玩家都知道稀釋這個說法,我不談白紙黑字的數值,就簡單談設定,三個不同維度的資料,你猛堆一個的時候,你得到的收益就會越來越低——這就是稀釋的概念。在設定中“複合領域”能達到的極限大概就是在“時間零·70到120”這個區間吧(這個巨大的區間是基於了葉列娜這個角色設定深度給出的模糊值),也是相當誇張了。現階段的林年如果使用“複合領域”,效果大概就是硬抬一個“剎那·十一階”出來。
最後終結一下。
“剎那·十階”=“時間零·60倍”
“複合領域·基礎”=“剎那·11階”
林年“剎那·十階”拔刀斬的極限刀速我就也按4倍音速算(速度和力量不掛鉤啊)。
看慣了諸天文,以及玄幻文的讀者會覺得這個數值也就一般吧,4倍音速也就那樣,現代科學截止2011年也就是本書北亰劇情發生的年代為止,東風16導彈的速度都能達到8馬赫,林年身體數值能壓過龍王,這是不是意味著龍王飛不過導彈。
要我說,你真憑速度來看,大地與山之王和青銅與火之王這兩位已經出場,有過表現力的龍王來看,他們真逃不開導彈的鎖定——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沒辦法用言靈阻止導彈或者乾脆直接硬抗導彈啊。
術業有專攻嘛,龍王不是全能的,每一個龍王都有側重點,就比如最經典的“權”與“力”的分配。
先說一個結論:龍王=玻璃大炮。
我認為龍族的世界觀並非是純粹的夯大力的世界觀,林年這種蠻子已經很稀奇了,純血的龍類在我眼裡不應該是單純比拼肉體的數值,而是在擁有可觀肉體數值以保證不會被輕易摧毀的情況下,去肆意地玩弄世界的“規則”。
這也是我在本書中提到的,言靈才是龍族的核心,風火地水的鍊金術才是大頭,龍族的走向應該是在一定數值的情況下去玩弄規則,這也是為什麼“皇帝”“青銅與火之王”“大地與山之王”跟林年過手每次都能佔據上風的原因。
怪異的“奪舍”,“七宗罪”的鍊金矩陣,“力”的極致技巧,這些都是可以玩弄“規則”的力量,是原著中剃刀過的“權”。
而不難看出林年掌握的是“力”,他在“力”這方面已經是T0級別的了,然而龍族世界觀內“權力”裡面真正奧妙玄學的一直都是“權”,也就是葉列娜掌握的那一部分(並非暗示兩人為雙生子)。
為什麼要跟導彈賽跑,人類的武器的確強大,但在不講道理的“言靈”下,這些強大的武器很容易就會失效化,無法發揮本來的作用。倘若大地與山之王可以控制磁場,那麼她就能讓核彈落不下來,倘若青銅與火之王能控制溫度,那麼它就可以在核爆中心建立一個溫度隔離帶。
我肉身跑不過導彈≠我處理不了導彈(天空與風之王除外)。
我肉身扛不住核彈≠我處理不了核彈。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玻璃大炮。
但這玻璃大炮可以返廠維修(繭化),但無良商家會斷你後路(給你繭揚咯)。
這麼一看,龍王這種東西的具體實力是不是就顯得清晰很多了,就算是掌握“權”的耶夢加得和諾頓在面對林年的時候近身戰都能有來有回,這還不談他們掌握著比肩身體數值的“權”。
所以林年和龍王的勝率一直都是46開,他4,龍王6。
因為他對上的都是玩“權”的最變態的那一批人,和康斯坦丁對壘的時候都只是輸了一手人家龍王位格自帶的“燭龍”,雖然康斯坦丁是青銅與火之王中的“力”,但言靈也是屬於“權”的一部分。
當“權”和“力”合二為一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四大君主誕生的時刻,真正完整體的龍王,林年的勝算估計只有2:8開。
至於為什麼林年跟耶夢加得兩次對壘,耶夢加得都吃虧了...第一次是有人助拳,加上耶夢加得不想暴露身份,第二次則是葉列娜代打,所以形成了“林年必秒大耶老師”“林年統領將大耶老師侮辱口牙”的假象,這十分甚至有九分錯誤的。
單林年跟耶夢加得對壘,勝算一直都是4:6開,但保不準要輸的時候,林年吼著什麼姐姐,同伴,不能輸的理由就把大耶老師給爆了,然後自己轉頭從墳頭爬起來穢土轉生什麼的(
...
當然以上的這些說法並不是特別嚴謹,肯定有很多漏洞,但這是以一種儘可能合理的方向去“設定”的。
一些讀者會吐槽這麼做很搞笑,試圖用科學解釋玄學,但其實這並不是在解釋,而是在框限,用我已知的手段去約束一些數值的膨脹,讓一些數值大概就是這麼個數值,有這麼一個明確的界定和區間。
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這並非是在強行用科學去解釋設定的合理,而是在用科學去錨定一個表現力極限的情況。
發現bug,然後打補丁,不少作者都是這麼過來的,我也一樣,希望諒解。
此章節分類為“作品感言”,為免費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