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時也命也
方解有些心不在焉的陪著一群大人物們喝酒聊天,因為是今天的主角所以酒比任何人都喝的要多。不過好在他這些日子以來實力漸長酒量也漸長,最起碼被圍攻之後沒有丟臉的當場吐一地。
這種交際應酬的場合方解應付起來也不算辛苦,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種官場基本功也也已經運用的頗為熟練。不管對方說什麼,不愛聽的就笑呵呵的聽著絕對不會露出什麼厭惡,一句此言有理來來回回的說個幾十遍也不會招人煩。
一邊應付著推杯換盞,方解一邊在腦子裡迅速的過濾著之前卓布衣告訴他的資訊。他雖然到了這個世界已經十六年多,到了帝都也已經近兩年,但對於大隋官場還不能說已經瞭解透徹。
比如太子侍讀,在他的印象中太子侍讀應是那些王公勳貴家的孩子,與太子年紀相仿,在東宮裡與太子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喝酒的時候才忽然想起,前世的歷史上大唐時候也是有這種侍讀的,人選也是學問品性俱佳的年輕才子。但前世大唐時期的侍讀,遠沒有這個世界大隋太子侍讀的身份超然。
如果真如卓布衣所說,那麼其實所謂的太子侍讀其實就是將來太子登基之後所用的朝廷重臣的班底。當太子行成年禮之後,太子侍讀的身份也隨之變得越發尊貴起來。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正二品的大員。在朝廷裡的位置,舉足輕重。
這些人,等到太子成為新的皇帝之後。他們將成為朝廷的中堅力量,而且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跟著太子,在忠心上也無可挑剔。不過也不怪方解不清楚這種規矩,因為即便在大隋這種情況也不多見。
從大隋立國以來,只有兩位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其一,就是真宗皇帝,只有先帝這一個子嗣,懷秋功年輕時候便是太子侍讀。
按照大隋皇帝選繼承人的慣例,是不會早早的就確定太子的。老皇帝會在臨終之前,才從兒子們中選出最強勢穩重的人稱為繼承者。除非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否者基本不回出現早立太子的現象。
當今皇帝,目前就楊承乾這一個兒子。
而且,皇帝對於女色幾乎沒有一點的迷戀。他和皇后之間的感情濃到讓人豔羨,後宮裡那麼多妃嬪很少有人能得到皇帝的臨幸。尤其是這兩年來,皇帝已經快到了不近女色的地步。除了幾位另闢途徑靠著琴棋書畫或是按摩之類手段的嬪妃偶爾還能見到皇帝之外,其他妃子長年累月的獨守空房。
而前兩年因為陛下子嗣單薄,朝臣們集體上書請皇帝選秀女入宮之後進宮的那些年輕女子們,大部分人甚至到了現在還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
不愛女色,不遊山玩水。
大隋天佑皇帝好像一臺處理國家政務的機器一樣,每日的生活可以用單調乏味來形容。
也就是說,或許陛下也就只有這一個兒子了,所以早早的立下太子,雖然朝臣之中不少人反對,但皇帝異常的堅定。如此一來,東宮那邊的人員就要補充齊備了。大隋已經幾十年沒有過太子侍讀,要不是有人提起方解自然也不知道這些事。
方解總覺著,皇帝這麼早立太子,這麼早就開始為太子打造屬於他的朝臣班底有些奇怪。按照道理皇帝再做二三十年的決策者應該不成問題,沒必要這麼急這為太子考慮。
或許是因為喝酒太多,方解腦子裡的思緒很亂。
到後來,在烈酒的作用下他也就只能勉強保持著清醒。
“老夫已經上書,陛下也已經應允了。”
雖然喝酒不多但滿面潮紅的懷秋功微笑道:“雖然陛下再三挽留,但我已經太老了,老到連走路都要別人攙扶,再霸佔著朝廷裡的位置不好。有句話叫老而不死是為賊,我可不想做賊……趁著還能活動,老夫打算回到江南老家去。為仙人擦擦墓碑上的塵土,拔拔墳包上的野草,然後好好看看家鄉。”
他看向方解笑道:“本來是想單獨走的,可是既然今天聚在了一處,那麼老夫就借小方大人的光,蹭一蹭欽差大人的儀仗一同南下。”
“啊?”
方解一怔,下意識的低呼了一聲。
“怎麼,小方大人不願意?”
懷秋功醉眼迷離的問道。
“怎麼會,學生……學生受寵若驚!”
方解連忙道:“只是有些驚詫,懷老您乃是朝廷柱石,就這樣告老還鄉有些可惜了。”
“人要服老。”
懷秋功笑了笑:“轉眼間我已經離開江南幾十年,家鄉的一草一木也不知道還是不是原來的模樣。趁著勉強還能走動,是時候回去了。總不能等到死後變成了灰,再被人捧著送回去吧。”
“這一路,就還需要小方大人你多費心了。”
懷秋功將杯子裡的酒飲盡,稍稍有些歉然的說道:“我這個人太過虛榮,歸隱田園本是好事。可偏偏還如少年時候一樣,總覺得回家鄉的時候更光彩一些才好。所以才會賴上你,小方大人……多謝了。”
方解道:“懷老太客氣了,學生分內的事。”
他一邊回答,腦子裡一邊在飛速的旋轉著。
懷秋功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現在才說出來?難道真的只是他自己的意願,還是皇帝的安排?如果是皇帝的安排,那為什麼不在旨意裡說?如果是皇帝的安排,懷秋功跟著自己走一半的路程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
……
……
酒宴散去的時候,天色已經黑的很透徹。最近屬於敏感時期,所以眾人在關了門的水星樓裡喝酒也不敢太放肆。談笑有度,更是誰也沒有提及怡親王造反的事。今天來的這些人無非都是示好,準備提前拉攏方解這個將來極有可能成為太子身邊重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