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後謀君心
蘇不畏知道皇帝有話和方解單獨說,所以微微欠著身子請陳博來他們出去等著禮部尚書懷秋功。幾位第一次來長安城第一次進宮覲見陛下的外臣,畏首畏尾唯唯諾諾的出了東暖閣,夢裡一樣,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來的。
“行了,別賣乖了。”
皇帝指了指不遠處的凳子道:“在陳博來他們幾個面前裝這副樣子,是不是他們怎麼得罪了你?朕沒戳破你,是因為你在密牢裡關了這些日子朕知道你心裡有怨氣。坐下來說話……朕有事問你。”
方解垂頭應了一聲,心說皇帝竟然什麼都能看得出來。從第一次見到這個皇帝開始,方解就知道這個男人有著能洞察一切的實力。朝廷的大臣們中又不少以聰慧著稱的,可他們和皇帝比起來,似乎一點兒也算不上聰明瞭。又或許,皇帝並不是那種天生很聰明的人,而是在後天積累下來了足夠多的經驗和智慧。
方解沒有坐下,而是欠了欠身子道:“陛下面前,臣還是站著說話的好。”
皇帝嗯了一聲,提起硃筆在一份奏摺上一邊批閱一邊淡淡道:“大內侍衛處的密牢距離朕這東暖閣並不遠,若是走快些也就一炷香的腳程。朕知道你在牢裡是一副什麼德行,若不是後來卓先生和演武院的丘教授勸你,莫非你真的就那樣自暴自棄?真若是如此,朕還留著你有什麼用處?”
方解沒答話,他知道不需要答話。
皇帝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你覺得自己冤屈?”
方解沉默了一會兒回答:“不冤,但屈。”
皇帝停下筆,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不冤但屈,說的不錯。若是你心裡真就沒有一點怨氣,朕倒是真該讓人重新把你關進去好好的查。佛宗是大隋之敵,是最強大的敵人……相對來說,蒙元對大隋的威脅和佛宗相比都都不算什麼了。朕把你立為寒門子弟的典範,予你榮耀富貴,這本是一件激勵百姓一心向上的好事,所以朕不想因為這樣一件好事,反而成為後世之人譏諷朕的把柄。”
他抬起頭看了方解一眼,笑了笑道:“幸好,你總算是和佛宗之人沒什麼瓜葛。”
“幸好”
方解重複了一遍,語氣中似乎有些不平之意。
皇帝沒理會他的小性子,指了指桌子上的奏摺說道:“這些東西,都是今兒一早送進來的。西北的戰事才開打,只是稍有不順而已。滿朝文武就有不少人在勸收兵議和……一群豬腦袋的東西,朕把七十萬大軍調到西北,打一仗就議和,他們以為這是過家家?”
方解知道正題要來了,所以聚精會神的聽著皇帝的話。
“朕自登基之初就在謀劃進兵西北的事,十二年來,朕無時無刻不再為這件事做著準備。開疆拓土固然是其緣由之一,其中還有一層深意,你可知道?”
“臣愚鈍。”
方解垂首道。
皇帝放下硃筆,坐直了身子道:“十二年前,你的師父,朕的七弟,大隋的忠親王西行殺賊,這件事你可知道?”
“臣聽聞了一些,大內侍衛處的指揮使羅蔚然對臣說的。”
“嗯,料來他也不會瞞你。”
皇帝似乎對方解的坦誠很滿意,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十二年前,老七帶著數百江湖客西行,將蒙元蠻子殺於國門之外。但死了太多的人,便是老七也自此沒有了音訊,朕曾經一度以為他也戰死於西北蠻荒……從那時起,朕就更堅定了舉兵伐蒙的念頭。為老七報仇,為死去的大隋義士報仇。朕後來與蒙元的大汗簽訂了盟約,也不過是為了能更好的準備西北之戰。”
“你明白了?”
皇帝問。
方解點頭:“臣明白陛下苦心……”
“沒幾個人能明白。”
皇帝嘆了口氣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蒙元太強,佛宗更強,朕不願等到蒙元人來襲的時候再打這一仗。如果等到那時候,荼毒的就是朕大隋的百姓。若毀江山,還是毀別人的好。”
“但……有些人偏偏不明白這個道理。”
皇帝看著方解問道:“對西北第一戰如此不順,你有什麼看法?畢竟你在李孝宗手下當了三年的兵,據說你和他私下裡關係也不錯。”
方解一心想避免這個問題,可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方解知道陛下絕不是簡單的詢問自己有什麼看法,若是說一些模稜兩可的場面話絕難應付的過去。而羅蔚然的囑託還在耳邊繞著,他知道萬一說錯了什麼,傳出去就是殺身之禍。
“臣……”
方解張了張嘴,又把後面的話嚥了回去。
皇帝看了他一眼,隨即擺了擺手讓屋子裡伺候的人出去。除了蘇不畏之外,所有的宮女太監全都退到了門外。
“你還年輕,很年輕。”
皇帝淡然道:“五年十年之後,朝廷裡才會有你的位子。所以現在不是你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時候,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銳意,想說什麼就是什麼,該說什麼就說什麼。朕既然這樣說,其中的意思難道你還不明白?”
方解長長的舒了口氣,抬起頭認真的說道:“臣知道陛下對臣的愛護,但臣擔心的不只是臣的前程,相比來說,臣個人的榮辱真算不得什麼……西北的戰事,臣所知有限。但臣也能從中窺到一些齷齪的東西,陛下慧眼,自然看的更清楚。朝廷裡有人不希望西北的戰事一開始就很順利,至於其心思究竟是什麼,臣不敢揣測。”
聽到這句話,蘇不畏下意識的看了方解一眼。這個總是沉默低調的太監,看方解的這一眼中透著些擔憂。
“所以朕才會找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