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洩露出去誅你九族
遠隔萬里,方解並不知道納蘭定東在東疆幹了些什麼,又是乾的有多出人意料。他只是選了一個對的人去了一個對的地方,然後給了他足夠多的自由和權利。這種放任式的使用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選對了人會事半功倍。如果選錯了人,後果只怕要更嚴重。
這段日子,方解一直在忙的就是整頓兵馬。
東疆的亂就算方解心急也沒有辦法,不把蒙元人的威脅接觸掉的話,方解現在也沒有精力沒有餘力出兵東疆。
朝政上的事,方解基本上都交給了吳一道和獨孤文秀兩個人商議著處理,除非難以決斷的大事,其他的不必奏報。其實這依然是放任式的使用,換做別人只怕真不敢這樣做。初進長安城,若別人是方解必然事事都要盯緊親力親為。
“除了糧食,現在長安城裡什麼都缺。”
獨孤文秀嘆息了一聲:“長安城東南西北各有一座糧倉,雖然被高開泰逼的幾年不敢開城門,但糧食的消耗對於這四座糧倉來說不過九牛一毛。就算不從別的地方調集糧草,只用長安城的存糧也足夠支撐大軍出征的。”
“兵部那邊,兵甲器械基本上沒有了。”
獨孤文秀道:“臣問過戶部的官員,大隋鼎盛時候,戶部所庫存的兵甲器械足夠裝備五十萬大軍所需,可是現在,連五百套皮甲都拿不出來。羽箭倒是還有一些,至於橫刀長槊,連一件完好都沒有了。最初的時候天佑皇帝西征,帶走了大批器械甲冑。第二次西征召集的多是民勇,武裝起來他們幾乎就掏空了兵部庫存。”
“到了後來,楊堅帶兵出征的時候,又帶走了一些。再後來,長安城被困,已經空了的兵部庫房得不到補充。”
“不止是這些。”
陳孝儒在旁邊插嘴道:“據臣所知,不少官員在城困的時候因為拿不到俸祿,盜賣了不少庫存物品,可是這些大隋軍方制式的東西,一般人不敢胡亂買來,就算有人買了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穿出來。所以,那些盜竊庫存的官員家裡一定有不少存貨,主公若是下令,臣現在就帶人去查,終究還是能查出來一些的。”
獨孤文秀的臉色變了變,卻沒有說話。他看了陳孝儒一眼,眼神裡有些很不尋常的東西。
“去查吧。”
方解道:“但是要區別對待,若是確實家中難以維繼的就不要追責,若是隻想趁亂髮財的,儘管按律法處置就是了。獨孤,你讓人去漏個口風,就說孤要下令徹查國庫,誰動了東西的悄悄送回來,孤就當沒看到。”
獨孤文秀連忙垂首:“臣明白。”
“咱們黑旗軍兩座大營的工坊打造的兵器甲械還夠用,只不過運來路途遙遠,尤其是雲南道的工坊,想運到這最少要走四五個月的時間,根本等不及。這次出征,還要徵召民勇,所以要差人回朱雀山大營,把工坊的庫存都運來。”
“招募民勇的事已經在做著,這陣子長安城裡報名參軍的人並不多……”
吳一道看了一眼方解的臉色:“大家都知道這次是要去和蒙元人決戰的,城裡的百姓都在私底下傳,蒙元人都是青面獠牙野獸一樣的人,當年天佑皇帝兩次出征兩次戰敗,還不都是因為打不過蒙元人……這樣的議論很多。況且,長安城裡的百姓歷來都有一種很奇怪的性格,那就是……”
吳一道整理了一下措辭,似乎很不好形容:“長安城裡的百姓,自視高人一等。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大隋最高貴的百姓,就住在天子腳下,那自然和皇帝比別的地方的人多一份親近。所以他們都有一種特別的驕傲,但是……若是想讓這些自認為對大隋最忠誠的人參軍去和敵人廝殺,也難。當年天佑皇帝在京畿道招兵,京畿道就有超過十萬人參軍,長安城裡參軍的不足一千人……”
方解搖了搖頭:“長安城裡的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你不如我高貴因為我是國家高階百姓,但是要作戰了,高階百姓不能上,自然是要低階的去送死。這樣的人就算招收了當兵,戰場上也不好用。京畿道已經沒多少人了,招募來的人馬也有限。不如這樣……”
方解想了想說道:“招兵的事先緩一緩,督促朱雀山大營那邊將兵器甲械都送過來,然後到日子起兵就起兵,不能耽擱,沿途在江北道招兵,尤其是要在長江沿岸招兵,長江岸的漁民水性好,恰是用的到。”
“喏”
吳一道等人垂首應了一聲。
“主公,是不是對宋自悔太看重了些?”
獨孤文秀沉默了一會兒後聲音很緩的說道:“才來就讓其獨領一軍,他雖然帶過兵,可那幾千民勇和數萬戰兵沒法比,說到底他也只是個文官。”
“你也是文官。”
方解笑了笑道:“孤要是給你兩萬人去徵西,你能不能去得?”
獨孤文秀愣了一下:“臣倒是可以去,但臣實在沒把握立功。”
“宋自悔的事就不要在說了。”
方解擺了擺手:“回頭朝廷各部各衙門空缺官員的補缺名單你擬一個給孤,孤給你一個標準,三七……三成從地方上選,要則其優者,七成從黑旗軍中選,名單你遞上來之後孤要過目。”
“喏”
獨孤文秀連忙垂頭。
方解看了吳一道一眼:“侯爺回頭從貨通天下行也要選一批人上來,如今朝廷裡缺人缺的厲害,有的衙門整個兒都空著。尤其是戶部有很多賬目要查,貨通天下行裡的人能呼叫過來的就呼叫一些,回頭就在各部各衙補個官職。”
“喏”
吳一道也應了一聲,起身的時候有意無意的看了獨孤文秀一眼。兩個人的視線交叉了一下,獨孤迅速避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