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警官刷的一下撕開快遞,一張照片掉落下來。
他彎腰從地上撿起照片,一眼便被照片吸引了。照片調色柔和,色彩明麗,男孩子懷抱著女孩子快速旋轉中,被抓拍了下來。抓拍角度,色彩調節,景深把握都恰如其分,應該說這是一張相當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
但吸引他的不是攝影技術,而是照片上男孩和女孩眼神中湧動的愛意,讓整個照片充滿了感染力。一眼望去,你會忽略這一瞬間發生的背景,忽略周邊來來往往的人群,甚至會忽略的這兩個人是誰,而只會被他們之間純粹而美好的愛所觸動。
曹警官也是端著照片感嘆了一番,才關注到,這是拍的林玲和阿翔。
對,是阿翔抱著林玲,在機場被王小帥抓拍的。
曹警官想起來了,他曾隨口說想看看王小帥的攝影作品,王小帥說考試結束了,拍到滿意的作品一定給他看。這話說過就忘了,沒想到這孩子還記得。
曹警官照片上的林玲,笑容純粹而燦爛,沒記錯的話他見過林玲很多次,都沒見她笑過。所以他的目光又掃向阿翔。
反覆打量這個陽光大男孩。
隨著王麗麗案件告破,賈如鵬伏法,鄭軍車禍,以及市分局吳峰扛下了插手林玲割腕案件,從醫院接走林玲等事情。曹警官其實沒必要揪著阿翔不放,他又沒有犯法,犯不著跟他過不去。
而曹警官對於阿翔卻仍然有濃厚的興趣,他暗地裡查過阿翔與吳峰的關係,吳峰並不認識鄭軍,不認識林玲,他捲進這一系列案件中,很有可能是幫助阿翔。
所以,曹警官很想知道,阿翔是如何辦到的?
這可能是刑偵警察特有的職業敏感吧,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這個案件就總放在心裡。
曹警官端著照片看半天,隨手一翻,原來,照片背面還有字啊。
漂亮楷書寫著:趙開付。
曹警官恍然拍了拍腦袋,趙開付不是那個倉庫租賃協議上籤的名字嗎?
前後村都問了,沒有人認識這個叫趙開付的人。所以認定了這是編造的名字……
為什麼不深入查查這個趙開付?曹警官凝神想了半天,腦子亂糟糟,理不出個頭緒。已經搞不清楚當時為什麼就放掉這條線。
可能是蹤跡全無,讓他們覺得凡是留下的,都是偽裝過的,都是假線索?
可能策劃這一切的主謀,心思縝密,操盤全域性,不可能留一條明線在那裡?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
可能是偵破重點都放在焚屍上去了,對這些細節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
」然在案件開始,阿翔就明確的告訴了警方,他在用什麼身份出行,他在用什麼身份租車,他在用什麼身份與警察周旋。
曹警官聯想到剛剛十字路口的一幕,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