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南子,衛靈公在世人面前的“國君”應有的光輝形象終於被強力“糾偏”了。
同樣是因為有了南子,彌子瑕也鬆了一口長氣,不用再被世人詬病,可以專心翼翼地做好他的“左大將軍”了。
當然,這只是在明面上。
姬元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地改變自己的心意呢?
雖然南子也美貌不須多言,但於姬元來言,彌子瑕的那份美好,又不絕難割捨得下的。
相對娶了南子之前,衛靈公似乎更加偏愛起了田獵、巡邊,如此勤力,痴迷於政務,無法自拔。
並且,每一次的出行,都一定要帶著“左大將軍”相隨。
南子本來就覺得自己是“下嫁”了,再加上這樣“熱一日、涼三日”的日子,令她更是無法釋懷。
寫信給孃家,訴說自己的處境艱難,也只能得到讓她“慢慢適應”的回覆。
唯有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朝哥哥的來信,才能讓她多少有一點安慰。
朝與南子,同為宋國公子、公主,雖然母親不同,但說到底,仍然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
兩人都是顏值出眾,身份高貴,感情很好。但是南子這一遠嫁,兩人再能一起玩笑、打鬧的美好時光,也只能是留在記憶中的往事了。
信來信往,互訴想念,雖然兩人的距離拉遠了,可是這感情卻因為“距離”變得更加深厚了。
還真是應了那句“距離產生美”。
當然,兩人那天生高貴之美,早已是民間眾人口口相傳的“美好”典範了。
在皇家之間,“親事”不斷的時候,那個從不安分的守臣,也在緊張地籌謀著屬於他的“任務”。
比起把“琢玉閣”主以及兩個少年一刀了結,他更傾向於玩有“連鎖效應”的遊戲:
魯國公主要知玉去死,而他清楚,羊斟如果知道這事,一定會阻止;而他想要的是,見親眼看著羊斟一家,都去死,死得越徹底越好,最好上到王丹,下到他的一雙兒女,都能死在他的眼前,以雪其被騙、被貶之恥。
守臣藉著兩次“偽戰”,給自己積聚了不少資財和人脈,可以讓他從容遊走於衛國、魯國、郯國之間;而陽虎,也對這個能來回運作的“小人”,有了不一樣的看法,甚至對他產生了一定的“信任”。
透過錢財,買通“資訊線”,守臣把這一手法,甚至灌注到了由羊斟親自打造的“造父”商幫佑隊之中,並且能讓這群人,為他所用;而對羊斟“資訊遮蔽”。
只要有錢,能讓這“意願”流動起來的通路,有的是!
這種手法,不管用到哪裡:上至官兵,下至商賈,無往而不利。
守臣與陽虎,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共同價值觀”,很輕鬆地越走越近。
“為富不仁”,陽虎之言給了守臣極大的“理論支援”,讓他在巧用各國國情之機時,明明造了很多“孽”,卻都用這句話給自己打“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