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徐溫自從獨攬淮南大權後,重用了嚴可求和駱知祥,在軍事、政治、經濟上讓淮南快速恢復了戰爭的創傷,使淮南成為全國和平富裕之地。雖然徐溫的治國理政能力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但鎮南節度使劉威,歙州觀察使陶雅,宣州觀察使李遇,這些人自特有舊功,瞧不起徐溫。尤其是李遇,因為他與楊行密是親家,因此極力維護楊氏。李遇就曾對身邊人說過,“徐溫算個什麼,老子在戰場上流血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哪裡混,他殺了侍中(指的楊渥,楊渥自稱侍中),如此國賊,還想讓我聽命於他?”正是這些話徹底激怒了徐溫,徐溫深知,如果讓李遇繼續放肆,不僅有損自己的威信,還有可能縱容其他楊氏舊將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因此徐溫在與嚴可求和駱知祥等商議後決定討伐李遇,一來滅他的囂張氣焰,殺雞儆猴,二來也是藉機觀察朝中動向,看看自己到底在朝中能獲得多大的支援。
經過一番思慮,徐溫決定先禮後兵。他派館驛使徐玠去宣州見李遇讓他回朝述職,李遇已經嗅到了徐溫對自己的敵意,所以不敢回去。但不回去徐溫必然以抗命為由來攻打他,因此把徐玠打發走後,李遇就開始著手防禦的準備,果然,徐溫見李遇不回朝就以造反為由,決定派大將柴再用領兵討伐。柴再用是楊行密手下的一員虎將,善於用兵,所向披靡。據說有一次柴再用正坐在大廳議事時,忽然有一隻老鼠跑到他面前拱手而立,好像是在作揖拜見的樣子。左右想把老鼠攆走,可老鼠就不走,仍然對著柴再用作揖,這時柴再用站起來去攆老鼠,剛離開座位房梁突然斷了,正落在他坐的地方,把床幾都壓碎了,柴再用由此躲過一劫,於是大家覺得他有神靈在保佑。
不過徐溫給柴再用配了一個副將,就是徐知誥。徐溫這麼安排意圖很明顯,就是有意鍛鍊他、培養他。徐知誥從接到命令那一刻起就明白,養父這次既是給自己學習和建功的機會,也是在考驗自己,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帶兵打仗,一身的武藝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
二
徐知誥接到命令後,很快就到軍營與柴再用會合。兵貴神速,大軍不久便到達宣州城下,李遇早已得知訊息,宣州已經全城戒嚴,城牆上兵士嚴陣以待。柴再用決定先招降,如不行再發兵。當李遇接到招降書後便破口大罵:“我呸,當年我攻城拔寨,建功立業的時候,他徐溫就只會在後面給我送糧草,一個販私鹽的,如今竟想把控朝政,簡直就是國賊,不知羞恥,我乃先吳王舊臣,只認楊氏,不認他徐溫。”見招降無果,柴再用決定第二天四更天開始攻城,因為這個時間是對方思想上最鬆弛的時候,柴再用希望一蹴而就,徐知誥主動請求當先鋒,柴再用開始不同意,但繆不過徐知誥的堅持。
四更一到,攻城號角吹響,徐知誥一馬當先直奔城下。城上的守軍毫無提防,被突然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不過李遇準備充足,城上計程車兵很快就晃過神來,迅速進入了應戰狀態。徐知誥的頭頂、耳朵旁、胳膊邊不時有箭飛過,他左躲右閃,很難向前推進。衝鋒的兵士不停的有人倒下,而城上的守軍還不停的扔下木頭、石塊,將好不容易衝到城下的兵士砸得死的死,傷的傷。攻城的雲梯被城上潑出的油點燃了,不少兵士被活活燒死了,一時間號角聲、馬鳴聲、廝殺聲、炮聲、哀嚎聲混成一片,響徹寰宇。徐知誥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儘管是第一次上戰場,但他立功心切,毫無畏懼,完全沒有後撤的意思。後方觀戰的柴再用見此情景決定鳴金收兵,避免傷亡過大。
回到大帳,柴再用對徐知誥說:“李遇果然會用兵,城牆防守嚴密,沒有死角,守軍士氣旺盛,我軍一時很難攻下。”
“他們準備充足,好像就等我們攻城似的。”徐知誥說道。
“嗯,李遇領兵久矣,我們招降他不成,他就料到我們接下來會強攻,因此早有準備。”
“將軍,要不我再帶人攻一次吧!”徐知誥有點意猶未盡,他還處在興奮中。
“我知道公子英勇,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士氣剛受挫,對方士氣正旺,再強攻對我軍不利,只能讓傷亡更大。”
“那將軍,我們下一步該如何?”
“先停止攻城,再圖良策。”柴再用對眾將嚴肅說道。
三
早飯後,柴再用就召集眾將領確定了下一步進攻方案,“諸位,”柴再用說道,“宣州城防守嚴密,致使我軍先前進攻失利,這次,我決定兩面出擊,正門佯攻,側門主攻。李遇善用兵,我等需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大家各自回去準備吧!”“諾!”眾人道。
天黑後,柴再用下達了子時攻城的命令,令徐知誥主攻側門,自己在正門佯攻吸引對方注意力。徐知誥心裡現在盼著打仗,他巴不得現在就進攻,然後一鼓作氣拿下宣州,向養父徐溫獻上一份大禮。天黑後徐知誥領兵悄悄向側門逼近,子時一到,柴再用下達了進攻命令,大軍先用火器炸城,城上守軍炸死炸傷不計其數,對方陷入了一片混亂,但守軍並沒有後撤,為了調動側門的守軍給徐知誥創造戰機,柴再用命令大軍開始猛烈攻城,雙方戰鬥進入了白日化,傷亡都很大,對方不停有人增援。徐知誥見此情形,立刻下令攻城,他如上次一樣一馬當先,城上的守軍猝不及防,先是慌亂了一陣,隨後很快穩住了陣腳進行頑強的抵抗。他們向城下發火器,攻城士兵接連倒下,進攻受到很大阻礙。大軍艱難推進到城下,城上又開始射箭、放火、砸石頭,不少雲梯被火直接燒燬了,有些人從雲梯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摔死的也重傷失去了戰鬥力,偶爾有幾個人爬到雲梯頂端,還沒來得及攻上城,就被城上的守軍殺死了,眾人不停撞門,可門始終撞不開,雙方進入了拉鋸戰。城攻不上去,門撞不開,兵士倒下的越來越多,徐知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正面,柴再用遇到的情況與徐知誥一樣,守軍抵抗異常頑強,似乎有與城池同生共死的架勢,為了給徐知誥創造機會,柴再用一連組織了幾次攻城,想繼續吸引對方注意力,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徐知誥那邊依然沒進展。攻城的將士很勇敢,沒有一個後退的,但傷亡不但增加,柴再用看到這一切,一面佩服李遇,一面下達了撤退命令,進攻再一次失敗。
回營後徐知誥與眾將領都覺得窩火,柴再用安撫大家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各位莫要自責,李遇善用兵,他經營宣州多年,城池堅固。再說宣州是他大本營,宣州丟了,那他李遇還能去哪?所以他肯定會頑抗到底。李遇準備充足,以後我們再強攻,恐怕勝算會越來越渺小啊!”
這時有一個將領說道:“那將軍,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柴再用看看大家說道:“各位可有什麼好的妙計?”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也沒有說出令柴再用滿意的法子,這時徐知誥突然說道:
“將軍,宣州城固若金湯,既然主動進攻不成,那如果我們能把李遇引出城與他交戰,可能會有取勝的機會。”
柴再用聽完眼睛一亮,“徐公子的想法倒是不錯,如果李遇能出城的話,我們就有勝算,畢竟我們兵力佔優,不過怎樣讓李遇出城呢?而且他會不會出城呢?”眾人一陣討論,有的說在城下罵他,把他罵出來,有的說學孫臏“增兵減灶”誘他出城,但最終也沒想到令大家都滿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