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他們那一代的人,青春交給了小麻總,錢包交給了風清揚,一輩子就在這兩個男人身上過去了大半。
“高先,高總。”
小麻總是七一年生人,高牧是八零年生人,兩人的年紀差距還不到一輪,不過都屬於是年輕人創業榜樣。
不過,他收到科盈和IDG告知的時候,知道對方很年輕,但是不知道會如此的年輕,年輕的有些過頭了。
年輕還有錢,比他這個隱藏的小富二代可要多多了,他要是一開始就有高牧這麼有錢,如今的企鵝肯定不會是現在這樣,更不可能差一點就被他賣了。
“麻總客氣了,你叫我高牧就行。”
雖說高牧現在算是對方的老闆,股東,但是潛意識的還是會把麻總看成未來的那個人,低調謙虛也就難免了。
“我還是稱呼你高總吧。”考慮再三,還是覺得公事公辦的正式稱呼比較好,“給你介紹一下,他們是企鵝的其他創辦人,曾總,許總,還有陳總,我們的首席技術張總因為有事去北京出差了,所以今天不在。”
緊隨著小麻總在坐的,是企鵝創業五虎的其他三虎,高牧知道那位沒來的技術總監,其實是企鵝科技目前的真正二號人物。
Q鵝這個軟體的架構、設計主要出自他手,是真正的技術大牛。
而對比與四十大盜公司的創業十八羅漢,企鵝的創業五虎更加的團結,和齊心協力。
之所以能穩定團結,這和小麻總在創業之初未免爭權奪勢,就和他們四個約定清楚,分工明細,各展所長、各管一攤,大有關係。
小麻總是CEO,也就是執行長;張總是CTO技術長;曾總是COO營運長,許總是CIO資訊長,陳總是CAO首席行政官。
這個穩定的創業團隊一直到五年之後,依然保持著大體的合作陣型,不離不棄。
直到企鵝順利上市,成為雄鎮華夏的娛樂資訊社交帝國,其中的四個人還戰鬥在一線,只有COO曾總因為某些原因,掛著終身顧問的虛職而退休。
高牧滿意的點點頭,對於在與不在的企鵝五虎,他確實是很滿意的。
老實說,要是把他們五個換成自己領銜的新團隊,即便是有他這個巨大的bug在,也未必能有他們把企鵝發展的更好。
所以,保留原始的創業團隊,儘可能的不影響他們對公司的管理,對企業發展的規劃,應該算是最好的選擇。
這就好像是曾經的四十大盜和企鵝科技,成為一方巨無霸之後,為了完善和豐富各自的生物鏈,同時也是想競爭對方的傳統市場和行業,彼此都投資了不少的初創企業。
但是他們彼此的做法卻又截然不同。
四十大盜因為風清揚的個人風格,喜歡插手這些企業的發展方向,喜歡去站在自己的需求上設定這些控股企業的規劃路線。
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是讓這些企業失去了原本的氣質,沒有了自我的靈魂,最終也迷失了方向,絕大部分的下場就是半死不活。
反之,企鵝科技投資控股的那些企業,小麻總的原則基本上市放養,能發展成什麼樣子都由得公司本身的創業團隊去折騰。
只要稽核能過,只要他們覺得公司還有發展前途,在資金上會盡量的支援,而很少會去幹涉企業的管理。
如此一來,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企鵝科技投資的企業,往往都會發展的很好,成長出了不少的優秀企業。
所以,高牧在和李柔童單獨相處了一個晚上之後,也想通了不少東西,雖然只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沒有完整的拿下企鵝科技,但同樣留下了創業五虎,這一結果或許更好。
俗話說的好,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