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繼生是明知故問,純粹就是配合高牧,配合他丟擲接下去的議題。
“嗯,我們今天不打啞謎,開啟天窗說亮話。”簡單互動之後,高牧另外一隻手裡的遙控器對著熒幕按了一下,內容更換,是之前沒有顯示過的內容,“這第一件事,就是關於每天快遞改名。”
PPT上,新的公司名字凸顯而出。
“蜂馬速遞?”
“蜂馬!”
無數的驚歎從會場人群中間響起,特別是屬於每天快遞的那一個區域,不知情的中層管理,甚至是部分高管同樣驚歎,他們同樣是剛剛知道。
詹繼生和馬一鳴對視一眼,每天快遞變更為蜂馬速遞的事情,只有他們兩個知道,這件事情早在高牧從香港返回之後,就已經和他們兩個私下溝透過了。
其實吧,這所謂的溝通真正溝的是詹繼生,畢竟每天快遞是他一手創辦的,目前的公司運營依然是他在主管,馬一鳴就是個陪襯。
對於每天快遞,詹繼生不可能沒有感情,想當初創業之始,為了公司的名字,他也耗費了不少的心血,最後從幾十個大名中挑選了“每天”二字作為公司的名諱。
每天,顧名思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每天都有無數的包裹快遞,從他們公司的物流體系中收入、調轉、送出。
簡單的兩個字,其實更蘊含了詹繼生的野心,是他曾經的商業抱負,蘊含他對物流快遞行業的無限憧憬。
只可惜,時不運轉。
行業的機會來了,風起了,他卻抓不住機會,每天快遞的雖然每天都在運轉,但卻不是他想要的那樣天天賺錢。
在加上歷史上的個人恩怨,被疊加進了企業的運營中,他的每天快遞其實也在步入天天衰退的節奏中。
每天快遞每天都處在惡性迴圈當中,直到高牧的出現。
而被高牧收購的每天快遞,在他大筆資金的注入和支援下,重新煥發了新春,每天都是一個新的模樣。
市場擴張,業務延伸,特別是大量優質硬體的配置,每天快遞的服務質量在迅速的提升,業界口碑也是直線上升。
如此,曾經在衰敗邊緣試探的每天快遞重新步入了良性迴圈,綻放出了蓬勃的發展潛力。
也讓詹繼生對公司有了新的認識,一份超越他創業之初的夢想擺放在了他的面前。
而在這一片錦繡如花的美好之下,他也有很清晰的認識,那就是這一切有他的功勞,但更大的功勞屬於高牧,屬於他現在的老闆。
這一切都是託他之福!
同樣,詹繼生也有很清晰的認識,每天快遞的更名,勢在必然!
只不過這一天的到來,比他預料的遲到了許久。
而當高牧和他商談更名的時候,詹繼生沒有一絲的猶豫,很爽快的就同意了高牧的意見,對於新的名字“蜂馬速遞”也沒有任何的反對。
他很清楚,高牧諮詢他的意見是情分,不徵求他的意見他又能如何?
現在公司都是屬於高牧的,別說更名了,就是說關門他也無力反對。
“高總,我代表每天快遞,哦不,現在應該叫蜂馬速遞的員工問一句,蜂馬這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這蜂馬到底是個什麼動物,是蜂還是馬啊?”
問這話的,自然是默契配合的馬一鳴。
“蜂馬是一種剛剛誕生的新物種,只屬於我們牧馬人。而這種動物的優點也很明顯,那既有蜜蜂的勤勞,不辭辛苦,又有汗血寶馬的飛奔速度。這也是我們蜂馬速遞品質優點,最勤快的人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優質的物流速遞服務。”
“今天開始不但公司的名字變更為蜂馬速遞,各大重要城市的物流中轉中心將被命名為蜂巢,而散佈在大街小巷的快遞收發點會用同意的驛站來稱呼。質疑蜂巢和驛站的意思,我想就不需要我再進一步解釋了吧,以大家的智慧,相信都能理解的。”
曾經,高牧給每天快遞準備的更換名是蜂鳥速遞,但考慮到和牧馬人的關聯,他最終還是把鳥換成了馬。
牧馬人旗下,當然是牧各種各樣的馬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