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李式家族的產業繼續輝煌,那麼老李頭手裡的家族產業,最終只可能傳給一個兒子。
繼續保持現有的體格體量,不分不拆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深深明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難的老李頭,最後選擇了看上去沒有李哲凱聰慧,但更加沉穩的老大作為家族產業的唯一繼承人。
至於從小就表現出十足的衝勁,和老李頭年青時候有更多共同點的老二,他也不是就此放棄不管,而是給了他足夠的啟動資金,並給與他一定的幫助,讓他自己去創業。
站在他的肩膀上,有他給的有形無形的資源,即便是隻有他一半的本事,老二李哲凱也幾乎沒有失敗的可能。
假以時日,和他當年的他一樣開創屬於自己的李式江山,也是輕而易舉。
老李頭的這個策略,是他經過多年的考慮,考察之後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這幾年的事實也證明,他的這個安排不說一百,八十五分優秀是有的。
一個給資產,一個給現金,這個看似簡單的做法,在李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讓穩定的李家相比於其他的香港豪富家族更加的穩定,家族事業發展的更加的順暢。
不像是其他的家族,一旦老一輩出了一點風吹草動,下一代兄弟姐妹各種血緣就會掀起一場宮廷大戲。血雨腥風,八卦遍地。
至於李哲凱本人,外人或許只是看到了他的投胎技術,看到他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光鮮一面,卻沒有看到他這樣的人也有失落和失意。
而且這一份失落還是從小就有的,他的投胎技術再好,比起李大終歸是差了那麼一點,身為次子他天生就比李大在家族繼承上吃虧。
在這個上面,有想法的李哲凱是不甘心的,所以他比一般人家的後輩還要努力,還要用心。
不光是在老李頭面前,還是在面對整個社會對他的關注上,他都儘量的表現優異,不收斂鋒芒,比李大表現的更有進攻性,在商業上表現出超過他的天賦。
原本,他的這些努力還有可能會讓老李頭在選擇繼承人方面有猶豫,難取捨。
但是李大被張子強綁架,老李頭花費十幾億的贖金才把他接回家的事情一發生,李哲凱就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果不其然!
沒過多久,覺得虧欠了老大的老李頭就把他們兩個叫到了一起,對一些事情做出了最後的交代。
一個繼承家族產業,一個分的鉅額資金,自行創業。
兩得其所!
知道事不可為的李哲凱沒有進行任何的反擊,也沒有提出任何的附加條件,答應了這樣的“分家”。
而他聰明的賣李老大和老李頭這樣的好,讓他們主動在他的創業路上給了不少的支援和扶持,讓他的事業一飛沖天,讓世人看到了他的才華橫溢。
一時之間,他的春風得意,他的商業鋒芒愈發的膨脹,市面上對他的評價更是隆隆高升。
更有老一輩的誇他越來越有老李頭當年的風采,說他是李家繼續輝煌的頂樑柱。
風頭一時無兩,遠遠的蓋過了其他的青年才俊。
關於這些,李哲凱是有得意的,但這些得意依然難以掩蓋他內心最深處的傷感。
外人只看到了他的好,沒人知道他的較真,他的不甘心的執著。
只可惜,他越是意氣風發,他的大哥越是低調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