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哇伊的呢,當然要站在高牧的立場說了。
而這個混在進口電器之中,目前絲毫不起眼的神奇馬桶,是樊秋晚看透她的心思,透過廖總在萬城地產的庫存倉庫裡翻出來,特意贈送的。
“說什麼呢?什麼進口不進口的,家裡的這些電器還都是新的,幹嘛拆下來換。”
剛進入新世紀,國人對進口貨的崇拜那是在鼎盛時期。
不管是什麼玩意,但凡加上“進口”二字,那身份和形象絕對是倍增。
倒不是盲目崇拜,這個時候的進口貨確實是屬於比國貨強的時期,而且在質量方面還不是強的一星半點。
民間有句關於日本貨的話流傳的很廣,那就是一流產品供歐美,二流產品自家用,三流破爛進華夏。
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即便真的是三流產品,這個時候的質量也比國貨要強不少。
國貨當自強,在目前的社會環境,經濟程序之中,依然還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要走的路,還很遠很遠……
“爸媽,你們就放心吧。拆下來的東西也不浪費,可以留給別人用的。我想這些新的東西,不可能會有人不要的。”
>>
大伯,小姑,小姨家等等,都是可以送的嘛!
幾乎是全新的東西,又不要他們的錢,白撿還不要啊!
自己用新的,把舊的留給親戚家,倒不是因為高牧小氣,摳門。
而是他深知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隨著他的身份和身家愈發的膨脹,對待身邊的人,特別是親戚這一塊過猶不及。
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更好,更能保持這份親情的長久。
要是他把什麼事情都包圓了,一旦習慣,就怕傳宗接代都要他“出力”。
這樣對自己不好,對他們也不好。
但是他把舊的沒用的留給他們,即便是免費,這性質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相信,對於這些他們家用過了的一點點時間,最起碼還有八成新的大物件,大伯小姑他們不會拒絕。
反正現在的萬客隆發展的不錯,他們也是每天都在賺錢,幾乎是躺在家裡數錢的那種,等以後有需要了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再買新的。
這一切的根源,歸根結底,其實也是高牧對於他們的照顧和贈送,只不過是以一種更合適的方式罷了。
“你這孩子,就是有點錢了就嘚瑟,不知道把錢存起來嗎?你現在在上海那樣的大城市讀書,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多了。”
高建國和曾淑芳不可能有高牧這麼深入的想法,但是對於高牧說的可以把拆下來的電
器留給其他人,他們還是贊同了。
所以,繼續批評高牧音調,已經降低了不少。
高露在一旁猛翻白眼,這麼點就算浪費了?
花這麼一點錢就算大手大腳了?
還把錢存銀行,高牧不欠銀行就不錯了,存錢好像沒有這個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