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公司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要是我離開幾天公司就不能運轉,那我還要那些老總幹什麼?我還要不要讀書了。”
工作上的事情,高露畢竟不瞭解,高牧也是簡單的解釋。
“小露,你怎麼只關心高牧,不關心我。其實我比你哥忙多了。”馬一鳴吃醋的說道。
論具體事情的繁忙,他確實是要超過高牧的,每天快遞現在既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又要配合多寶拼拼開展新的業務,還要在最短的時間按照高牧的戰略規劃去佈局全國。
要不是有詹繼生這個老手在,就是把馬一鳴乾死也幹不好。
“我看你空的很,連業務電話都沒有,哪裡需要別人關心。”
“我那……這……”
無言以對,因為他確實沒有什麼業務電話找他,每天快遞有詹繼生坐鎮,以他現在的水平能力和在公司的地位,其實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也是聽詹繼生的安排,做一塊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的磚塊。
唯一的區別,也就是他是披著副總的皮以學習為主的,為將來的上位做準備。
“說道你,每天的事情最近怎麼樣了?推進的速度如何了?”
從離開上海到香港,再飛回來見到馬一鳴,高牧一直沒有跟他聊過快遞公司的事情。
“還行吧!就是快過年了,人員有些不穩,很多路途遠的派送員都想早點回家過年。”
處於一個網購還是剛剛起步,還沒有爆發的年代,快遞員的工作安排和其他行業還有很多的雷同。
這個和後世的電逢年過節還能網購,還能發快遞收快遞,是完全不一樣的。
高牧為什麼要執意走直營的道路,也是為了將來在春節期間,依然能保證快遞公司的運轉,不像其三通一達等私人快遞會停運。
“能安排的就安排吧,天大地大,回家過年最大。”
國人最是講究團團圓圓,在目前的業務量下,沒必要保持春節的運轉而執意留人。
“有機會和詹總交流一下,每個站點的工人,儘量招收本地人,這樣對我們日後的管理和運營會有好處的。”
“這個是大方向是可以,但是在上海這樣的城市地區,想要招收本地人還是很難的。”
本地人是什麼了,他們的心氣是什麼樣,馬一鳴現在是清清楚楚,讓他們去做快遞員的工作,十個裡面有九個半不會願意,還有半個也是扭扭捏捏不一定乾的好,乾的時長。
“這個我也知道,你們儘量吧!”
高牧點點頭,大城市就是這樣,快遞派送這些目前來說屬於底層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來城市打工的外地人為主。
本地人就算是餓死,就算是工資發不出來,就算是找的工作再差,也會是窩在工廠裡上班。
這對他們來說,面子更重要。
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這麼多年的社會變革洗滌,但是一些沉澱在血液裡的秉性,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這一點反倒是小城鎮要稍微好一些,但目前的物流佈局依然還是大城市為第一目標,小城鎮怎麼也要兩三年以後才有時間去全面佈局。
或許這一切的改變,要等網購發展起來,要等快遞行業真正的走進人們的生活點滴,才會有些許的改變。就像是後來的外賣小哥,多少人不斷的擁擠這個行業。
風,還是需要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