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清風和雨作為公主貼身婢女,在履道坊公主府門外,代替沈夢昔迎接賓客,胤兒也以主人身份,招待各位夫人帶來的眾多少年。
這次宴會,是十年來,公主府第一次舉辦宴會。但凡接到請帖的人家,無不到場。一時間,公主府門前,車馬喧囂,衣香鬢影,熱鬧非凡。
狄光遠的夫人龐氏,她帶著兩子一女前來赴宴,一向淡泊交際的崔祭酒夫人王氏也帶著兩個孫女一個孫子最後到來,兩家幾乎同時到來,沈夢昔帶著四個孩子,在逍遙湖邊的御風亭邊相迎,王夫人和龐夫人快步上前行禮,少男少女也隨之行禮,沈夢昔連忙讓他們免禮,將兩位夫人請入了亭中,少男少女則由婢女帶去各自涼棚中。
這次宴會就在逍遙湖邊舉行,湖邊搭設三座大型涼棚,棚高一丈半,涼爽通風,四周垂著輕紗,一座是紅色,一座青色,一座淡粉色。呈三足鼎立之勢,圍著緊鄰湖邊的御風亭搭設,三座涼棚距離大約二十米,正好隱約可以看到棚中人的面貌。
履道坊雖然沒有青雲山莊的花樹,但在涼棚外擺設著無數盆花,搭成各式花架,奼紫嫣紅,煞是好看。湖面清風徐來,將花香送入棚中,伴著美酒佳餚,實在是愜意享受。
歌舞表演放在湖中的巨大花船上,除了距離最遠的青色涼棚,其它兩個涼棚視野都非常好。
“殿下,看到公主府的僕婢,才知崔家僕婢實在無用。”王夫人指指府中服飾統一、得體有禮、行動有序的僕婢,對沈夢昔讚歎說。
“本宮平素是不管這些的,都是清風打理的。”沈夢昔笑著說。清風在她身後出來,向王夫人行禮。
御風亭中共有八人,團團圍坐一個巨大的圓形高案,今年長安洛陽尤其流行大案、高案,甚至將胡床改良,做出與榻一般高的座椅。
這七位夫人均為朝中重臣、世家門閥的當家夫人,她們哪有不知這管家事宜的,即便出頭的是婢女,做主的也必然是主母。但看公主府此次宴客,來賓逾百,看得見的僕婢就得有兩百,還不算明暗的護衛,俱都行動無聲,配合默契。心中也都暗自稱讚。
龐夫人首先就對玉兒滿意了幾分,母親會管家,女兒自然也差不了。她赴宴之前,對於公公的命令十分不滿,李氏公主名聲極差,現在狄家卻非要娶裕華縣主,分明就是拿她的兒子來報恩。但是無論是公公的命令,還是公主府的請帖,她都沒有拒絕的資格,還得帶著兩個兒子來,芝蘭玉樹的大好兒子,送去讓人家挑揀,想起來就心如刀絞。
等進了公主府,見了公主,偷眼瞟了幾下,又覺得公主面目慈和,眼神安定無波,有著與之年齡不符的成熟,亭中八人,除了她自己年輕一些,其餘夫人均已六十歲左右,但公主與他們坐在一處,看起來卻尤為融洽。她不禁有些懷疑,這樣的公主真的會豢養面首嗎?她的女兒會不會也跟著豢養呢?一時又心亂如麻。
安寧也帶著兩個女兒來了,她坐在紅色涼棚內,眼睛瞄著青色涼棚內的少年,只覺得個個都好,哪個做女婿也都不錯。其他夫人也都暗自觀察著各家少年少女。
粉色涼棚內,鶯鶯燕燕,最是熱鬧,一群紅衣綠裳的少女,比這園中美景和盛開的鮮花還要引人入勝。
青色涼棚內,十幾個少年,都未及冠,正是剛有了成人的外型,卻又帶些青澀的稚嫩的年紀,他們像是一束朝陽的光,像是一陣春天的風,即便是他們嘈雜的話語和行動帶起的風,都讓人覺得世間如斯美好,充滿希望。
沈夢昔也愛看年輕人,她慈愛又驕傲地看了一眼兒子,胤兒跳上大船,團團一禮後,大大方方代表沈夢昔致辭,歡迎各位來賓,——公主府別具一格的賞花宴開席了!
三個涼棚內也是高案高椅,團團圍坐,既節省了空間,又減小了彼此距離,年輕人覺得起立便捷,尤其喜歡。有些夫人覺得不大合乎禮儀,但除此之外,宴會其它專案都中規中矩,倒也說不出來什麼。
公主府的酒席獲得眾人交口稱讚,席間少年少女的投壺、歌舞、彈琴舞劍,都使得宴會氣氛高漲。狄敬恩舞了一段劍,沈夢昔留心看去,只見那少年十七八歲的樣子,面貌端正,舉止大方,神態自如,身姿瀟灑,舞罷劍,又作了一揖回到棚中。沈夢昔忍不住又去看玉兒,只見玉兒也正盯著狄敬恩在看。
撤了筵席,眾人移步藏書樓,又有少年郎和小娘子寫了幾首詩,還有人在樓外對著箭靶射箭,沈夢昔請諸位夫人到大廳休息飲茶,少年少女們則三五成群,在園子裡參觀散步。
及至申時,宴會才告結束,沈夢昔心中暗暗比較著幾個少年少女,就聽沈七來彙報,今日府中一切順利,無安全事故,只是無意聽到兩個逛園子的夫人說起,“是否能偶遇公主的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