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立儲 (1 / 2)

嚴季康跪在沈夢昔門前階下,清風讓他回去,嚴季康卻不肯,堅決地要面見公主致歉。

沈夢昔放下手中的筆,走了出去,在階上站定:“十二,報仇不必一定親自動手。來俊臣反正是死了,你也可以安心了,從今天起你就離開公主府吧!”

“十二不走,十二還沒有替殿下做那兩件事!”嚴季康磕了一個頭,“殿下,十二知錯了,當日報仇心切,沒有考慮殿下處境,所說之話大逆不道,荒唐至極,請殿下責罰!”

沈夢昔始終覺得,她的遇刺和嚴家尤家滅門是個系列案件,箇中存在密切聯絡,於是對嚴季康有著歉疚,所以願意救下他,給他庇護。

但這些年,嚴季康沒有父兄教導,又常年拘於後院,如不改變現狀,終將一事無成。

“第一件事情就是,馬上離開公主府,去打理洛陽書局。日後你父親平反,你的身籍恢復,就可以完全脫離公主府,隨心所欲了。只是你現在的身份,找不到稱心的妻子,難為你了。日後生幾個孩子,延續嚴家血脈,你的父母便可含笑九泉了。”

“喏,殿下!”嚴季康帶著哭腔說。

他伏地肩膀抽動,自從犯了那個錯誤,公主就似乎對他失望至極,從前那種自在和親近的感覺都不復存在了。

他甚至分不清楚,那日說出要去給陛下做面首,是因為確實想報仇,還是對這個名不符實的面首身份的抱怨。他覺得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只想放聲痛哭。

******

半月後,傳出武承嗣的死訊,太醫說是憂思過度、心力衰竭而死。沈夢昔讓武攸暨送上喪儀,去弔唁。

武帝已完全調查清楚,當年就是武承嗣想殺死太平。隨著武承嗣年齡增長,他愈發迫切地想要當太子,別人都只注意太平公主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卻留心到公主府的護衛軍紀嚴明,又透過太平與懷義的矛盾,以及救出羅連城,發覺太平在武帝心中的地位,他認為,陛下極有可能將帝位傳給太平。

於是動了暗殺太平的心思,這個念頭一旦生出就不可抑止的瘋長,於是就趁著太平全家出行的機會,實施刺殺。他和來俊臣勾結,利用來俊臣早先打算誣陷尤刺史而安排進尤府的崑崙奴,並以那婢女全家性命要挾,要那婢女刺殺太平。來俊臣再對嚴家出手,兩下里同時發力,定然是一舉三得。

武帝早知武承嗣的心思,她知道這個侄子想當太子都想瘋了。為當太子無所不用其極。之前還有些猶豫,現如今既已接回兒子,這個謀害女兒的侄子當然不能留了。

她賜了一杯鴆酒,讓張昌宗給武承嗣送去,給了終日惶惶的武承嗣一個結果。

之後,又保他名聲,對外稱病故,仍以魏王身份下葬,也沒有殃及後代。

沈夢昔沒有特別開心,清風說武承嗣死了,她只是頓了兩秒,然後嗯了一聲,算是知道了,就讓和雨去準備喪儀了。

武家勢大那些年,身為公主,雖知仇家,但她依然得忍著,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不能打草驚蛇,她也無力同時對抗來武兩人。

兩個月後,武帝立李顯為太子。並重用了狄仁傑推薦的一批官員。她的考慮是,這些年武氏兄弟與李旦仇怨已深,而與遠在房州的李顯卻沒有冤仇,李顯將來即位,應該不會報復武家人,甚至將李顯的一個女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

這是還政李唐的前兆,一時間人心穩定,國家安定。

武氏一族,在武三思的帶領下,偃旗息鼓,收斂鋒芒,非常之識時務。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