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十七、狄公 (2 / 2)

武帝哭笑不得,“這是朝中大事,不可兒戲!”

沈夢昔哼了一聲,“我就看不得那無賴得意,仗著阿孃看重,連我這個公主都不放在眼裡,現在想起他那眼神,還覺得臉上爬過了蟲子一樣噁心!”

武帝聽了不禁又看了沈夢昔一眼,“不要開口閉口無賴!”

“阿孃,月兒只是為狄公擔心,國之重臣,若是毀於無賴...毀於那賤奴之手,是大周的損失,是阿孃的損失啊!”沈夢昔說完看看武帝臉色緩和,“阿孃,不如再派都察院去推事院共同審案。”

一席話,說得武帝也有些擔心了,“明日再說。”沈夢昔退下,武帝陷入沉思。

沈夢昔回到公主府,在府門前剛下馬車,就見一個四十左右的男子撲到車前跪下,護衛迅速擋住沈夢昔,還有兩人上前制住男男子。男子高聲喊著:“公主救命!我乃狄仁傑之子狄光遠,家父遭遇奇冤,屈打成招,求公主救命,將家父冤情上達天聽啊!”

敢情撈了一回羅連城,就被人視為救命菩薩了。

有鄰居家的僕婢好奇遠遠地觀望著,沈夢昔頭戴帷帽,站在狄光遠身前,朗聲說:“狄公一向勤謹忠君,光明磊落,本宮深信狄公是無辜的,陛下英明,定會還狄公一個公道!”

狄光遠聽了這一套說辭,眼含絕望,仰頭看著沈夢昔,無奈隔著帷帽,什麼都看不到。忽聽公主低聲說:“明日都察院介入。狄公性命無憂。再無進展,就找人面聖當面舉報來俊臣。”

沈夢昔施施然進了公主府,只留狄光遠呆呆地跪在門口。

第二日,武帝突然駕臨推事院,措手不及的來俊臣來不及遮掩,讓武帝見到了一身傷痕、額頭血痂的狄仁傑。

武帝勃然大怒,直接將來俊臣貶為刑部郎中。案件也推倒重審,半月後,六名官員謀反罪均名不成立,全部釋放,但仍未能官復原職,而是貶到各地任地方官。

不知覺中,洛陽的秋天到來了,黃葉無風自落。

洛陽城南外十里長亭,鬍鬚花白的狄仁傑,額頭還有明顯傷痕,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勸著崔瑾:“懷瑜,送行千里,終須一別,就到這裡吧。”

崔瑾側身也將酒乾杯,“狄公高義,崔九此生不忘!此去路遙,不知何年再見,狄公珍重!崔九本當親自護送,奈何公務緊要,不得脫身,這裡有四名護衛,交由狄公差遣。”說完指了指路邊四騎人馬,那四人立刻翻身下馬,過來與狄仁傑見禮。

狄仁傑真是輕車簡從,兩千里路程,只帶一輛馬車,兩三個僕從,這一路除了在城門有兩人相送,也就是如今在狄仁傑身邊不停拭淚的狄家子孫了。

“懷瑜今後要小心那王德山之流,他們定不會善罷甘休的。”狄仁傑想說的是,來俊臣早晚還會被武帝啟用。

“狄公放心,那幾頭賊獠均被陛下貶職,已再無能力翻身!”

狄仁傑嘆氣一聲,不待說話,洛陽方向過來一隊人馬,動靜甚大。華麗麗十輛馬車,雄赳赳兩百護衛,車馬踏踏,浩浩蕩蕩,揚起官道上滾滾塵土。

狄光遠忙命車伕將馬車趕到長亭邊讓路。

那大隊人馬,行至長亭,卻停駐不前。

一個將官下馬進入長亭,對著狄仁傑拱手施禮,“原來是狄公遠行!”又與崔瑾互相見禮。狄光遠認出盧統領,啊的一聲,疾步走向最前頭的馬車,隔著車簾行禮致謝。

“盧統領,這是......”崔瑾疑惑地看著路邊的大隊人馬,也驚異於狄光遠的舉動。

“公主殿下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適逢秋高氣爽,就帶著家中阿郎和娘子遠遊,漲漲見識。不想,在這裡竟遇到狄公!”說完又朝狄仁傑拱手致敬。

“哦?不知公主去往何處?”崔瑾聽了連忙問。

“適才公主說,打算去往廬州,或再去杭州、福州一帶,回程路線還未確定。”走回來的狄光遠興奮地說。

崔瑾眼睛一亮,看看狄仁傑,又看看路邊的馬車,低聲說:“盧統領,狄公此行彭澤,一去兩千裡,路途艱辛,不知能否容許狄公馬車跟在車駕後面,也免去遭遇草寇襲擊。”草寇打劫是難免的,但只要不落單,與人結伴搭夥而行,安全還算有保障,崔瑾是怕是有奸人報復。

盧統領聽了,連忙去公主馬車前詢問,稍頃回來說:“公主敬佩狄公已久,此行可以同路,實乃幸事。狄公行路閒暇,若能指教一下我家大郎一二,就更感激不盡了。”

“狄某才薄智淺,蒙公主殿下和大郎不棄,不嫌狄某誤人子弟,狄某定竭盡所知,不負公主。”狄仁傑對著官道上的馬車一禮。轉身就與崔瑾告辭,又對著哭泣不止的兒孫揮揮手,上了馬車,跟在大隊人馬後面,朝著東南而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