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淮山冷靜下來,做幾個深呼吸後,有了決斷。
下樹,直奔離他最近的靈山。
老爺山有三座山峰,麟山,靈山,徐陵山。
麟山是主峰,海拔最高,建有三嵕廟,是歷史悠久的道教建築群,但沒有供奉三清等道教祖師,而是供奉著後裔與嫦娥,縣誌記載,宋徽宗時期還御賜三嵕廟“靈祝”牌匾。
靈山是次峰,山頂有金禪寺,所以靈山也叫佛爺頂,是老爺山的佛教聖地,金禪寺的歷史同樣悠久,據傳始建於唐代,至今還儲存著宋代重修的舍利塔,金禪寺這個名字就來源於舍利塔塔磚上的文字記載。
徐陵山是最低的山峰,山頂有先師廟,始建於宋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儒教聖地,原名為至聖先師廟,供奉孔子以及孔子的主要弟子們,歷史上也經歷過多次重修。
說實話,在瞭解老爺山之前,陳淮山也沒想到小小的老爺山竟然有如此大的來歷,不起眼的地方竟然藏了三處唐宋時期的古建築,而且釋道儒齊全,還各有特色。
只能說,晉省的古建築資源實在太豐富。
陳淮山的目標老爺山靈境,就位於徐陵山顛先師廟內。
但無論哪個山頭哪座廟,都必須殲滅全部迷彩服。
不然,其他山頭的人隨時會支援。
三個山頭之間的距離並不算遠。
所以他直奔距離他最近的靈山。
想提前佔據高地?
他先佔了。
陳淮山搶在一眾迷彩服之前提前抵達靈山山頂,進入空無一人的金禪寺。
寺裡其實是有和尚和工作人員駐守的,但在兩天前被李家人趕跑。
現在的老爺山裡,只有陳淮山、趙雲龍以及若干迷彩服。
陳淮山在廟裡找了一些吃的喝的,然後悄悄藏身到佛像背後的夾縫中,靜靜地等待時機,積蓄體能。
兩個小時後,一群迷彩服扭扭歪歪地進入廟內,翻箱倒櫃地找了一遍後直接癱在地上,再沒有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樣子,跟兩天前形成鮮明對比。
陳淮山不著急,始終耐心等待。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中午到下午。
再到傍晚。
陳淮山悄無聲息地吃掉兩個麵包,喝掉一瓶礦泉水。
捏著空蕩蕩的礦泉水瓶悄悄扔向兩個躺在蒲團上打盹的迷彩服。
“咚咚咚——”
礦泉水瓶砸在地板上發出響亮的動靜。
大殿內的七八個迷彩服大驚,猛然坐起來:“什麼情況?”
“誰扔的瓶子?”
“找死?”
“草,打擾老子清淨!老三,是不是你乾的?”
“不是我。”
“除了你還有誰那麼手賤?”
“王宇你踏馬找茬兒是不是?”
“是又怎樣?早踏馬看你不順眼了。”
“來,單挑!”
“來就來,誰怕誰孫子!”
大殿裡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