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兩千億,吸引社會資金加入,分三年完成。
第三部分兩千億,引進風險投資,分兩年完成。
第四部分四千億,由企業發行債券,每年四百億,分十年進行。
總共一萬億的投資,足能幫助一百五十家企業重新崛起。
白手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議,就是這一百五十家新公司,用高薪引進一百五十名職業經理人,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和經營。
白手的最後一個建議是,這一百五十家公司在運營三到五年後,可以繼續進行調整。
比方說優秀的企業可以上市,做大做強,又比方說經營不好的企業,可以再進行合併重組……
對白手的改革計劃,其他六位參事,每人至少看了五遍。
大家不得不承認,白手不愧是搞企業出身的。他這個改革計劃,最大的優點是,操作性太強,拿來就可以用。
白手搞來的這些資料,其他六位參事就沒有,或很不準確。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其他六位參事四個方案,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在紙上談兵。
開始發言後,六位參事竟然你看我我看你,一時沒人率先開口。
就這樣僵了一分鐘多。
最後還是楊副主任笑道:“我說,你們是不是要我來點名啊?”
大家一齊鼓掌。
“好吧,吳教授,你先發言。”
吳教授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大家都知道,我的觀點和立場,與白參事的觀點和立場比較接近。所以,我不反駁白參事的觀點和立場。但是,我還是有幾個疑問,請白參事回答。”
“吳教授,你就問吧。”
“你的這些資料準確嗎?”
“非常準確。應該說,每個資料都能精確到個位。只是為了方便,我把後面的尾數都改成了零。”
“你的投資引進計劃,總額高達萬億。我想知道,這能實現嗎?”
白手說道:“關於這一萬個億的投資引進,我是做過計算,我對此深信不疑。比方說,城市投資公司,五年投資兩千億,每年四百億。我與城市指資公司有過合作,對他們比較瞭解。以他們的實力,每年拿出四百億並連拿五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三年引進兩千億社會資金,這也能做到嗎?”
白手點了點頭,“引進兩千億的社會投資,我也是做過調查的。在咱們上海,至少有三萬億的社會資金。請注意,這三萬億還不包括外資港資。從這三萬億中引進兩千億,我相信新組建的一百五十家市屬國企,完全有這個能力。”
這時,楊副主任插話,“關於這一點,我相信白參事的說法。諸位,就咱們白參事一個人,就能拿出一千個億呢。”
大家都笑了。
都說白手是上海灘首富,只是大家都沒想到,白手是這麼有錢。
還別說,錢能壓人,因為有錢人說的話,好像比普通人的話更有說服力。
吳教授不問了。
劉教授不問,他說吳教授的問題,正是他想問的問題。
而高教授和李教授的疑問,白手也一一的做了解答。
只剩下白天明和余文傑二人還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