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棕櫚掃帚,白手親手製作,也親手試用。
只堅持了兩百多次掃動,棕櫚掃帚就開始鬆動,看樣子已處於快要散架狀態。
二弟白當取笑大哥,不該叫白手,應該叫白乾,差了一橫和一勾。
白手不氣餒,跑到陳三寶家,看陳家橋老人制作棕櫚掃帚。
陳家橋倒不保守,一邊忙活,一邊教導白手。
學了兩個小時,回家接著幹。
第二把和第三把及第四把棕櫚掃帚出爐。
白手留一把在家,讓倆弟倆妹輪流的連續試用,看看到底能用多久。
自己扛了一把,去找童九春,童九春也是製作棕櫚掃帚的好手。
童九春反覆的看了看,試了試,衝著白手豎起大拇指。
白手又拿著第四把棕櫚掃帚,去見陳家橋,接受他老人家的考核。
陳家橋一邊看,一邊指出不足之處,嘮嘮叨叨的說了不少。
白手一一記在心裡。
陳家橋老人下了結論,白手的棕櫚掃帚基本合格,可以上市了。
白手深受鼓舞,乘著弟弟妹妹們上學前的這幾天,全家總動員,大幹快上。
二十把棕櫚掃帚,五斤棕櫚繩,在弟弟妹妹們開學前,全部完成生產。
做好了產品,接著就要拿到街上去賣,只有把它們變成錢,才算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
這就叫自產自銷,產銷一條龍。
棕櫚繩不愁沒有銷路,因為賣不出去,可以留下來當作生產棕櫚掃帚的原料。
星期天,恰好又是縣城城關鎮的集市日,白手帶上二弟白當,和二十把棕櫚掃帚及五斤棕櫚繩,去縣城闖一闖。
早班船五點半到白村埠頭,七點到縣城,時間上正合適。
坐在班船的鐵棚頂上,吹著涼涼的晨風,白手心情舒爽,信心滿滿。
“大哥,能賣出去嗎?”白當湊在大哥身邊問道。
“說好話,今天是第一次上街銷售。當,我提醒你要說好話。”
白當嘿嘿而笑,“聽大哥的口氣,信心不是很足麼。”
“呵呵,我這是從容淡定,成竹在胸。”
白當問題多多,“大哥,到了縣城,咱在哪兒擺攤?”
“縣城最大的菜市場。”
“咦,菜市場都是固定攤位,咱怎麼擺?工商會讓咱擺攤嗎?”
“我以前去過那個菜市場。咱不在菜市場內,就在菜市場外面擺,工商不會不讓的。”
“大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呢?”
“這個……到時候咱隨機應變吧。”
白當又問道:“大哥,咱的銷售價格呢,你定好了沒有?”
“臭小子,我再說一遍,你記住了。棕櫚繩每斤兩塊,可根據實際情況上浮每斤兩角,和下浮每斤兩角。但咱開價時,一定要說每斤兩塊兩角。”
“嗯,那棕櫚掃帚呢?”
“一把一塊五,上浮一角,下浮一角。開價時,要說一把一塊六。”
船到縣城,兄弟倆揹著棕櫚掃帚和棕櫚繩,急急忙忙的趕到城關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