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白手當家> 第1493章 做事就是做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3章 做事就是做人

被大家環繞,眾星拱月似的,讓白手心情大好。

“你們見過大老闆嗎?”

“你呀。”五個女人異口同聲。

“這可是你們說的,不是我驕傲啊。”

丁小潔推了白手一把,“再囉哩巴嗦,我們就收拾你。”

“呵呵……”白手笑著說道:“就拿我來說吧。咱們公司家大業大,我不可能事必躬親。如果我事事都要插手,咱們公司非完蛋不可。比方說,咱們在上海有很多專案,在外地有更多專案,如果我一個一個走過去,我能管得過來嗎?”

“這倒也是。”艾薇點著頭道。

“當大老闆,手下要有一批能人。而在咱們公司,正好有一批能人。他們能做事,而且願意做事,還能把事做好。所以啊,我能放手把事交給他們去。”

尹伊然問道:“老闆,你的意思是說,當大老闆不用管事?”

“對,大老闆基本上不用管事。當然,很大很大的事,老闆還是要管的,但一般的事,就不該老闆去管。管一家企業,無非是人、事、錢三個方面。作為老闆,其實都可以讓手下去管。”

小於噢了一聲,“原來,當大老闆比當小老闆更加容易。”

白手笑道:“小於,你算說對了。我就是這樣,你說我不管,其實我也在管,我的竅門是管大不管小。人,我只管幾個總經理副總經理。事,我只管大事不管小事。錢,我只管大錢不管小錢。”

五個女人都連連點頭。

不過,艾薇說道:“老闆,小安說你有點不務正業,我還是覺得有道理。”

點了點頭,白手說道:“但是,你們的理解,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我說過一句話,你們都聽過,我現在再說一遍。做事先做人,做事就是做人,做人就是做事,只要你會做人了,你就會做事了。”

丁小潔說道:“小白,你給我們大家說說做人,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麼,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琢磨人,除了琢磨別人,還要琢磨自己。琢磨人的什麼?琢磨人性。只要把人性琢磨透,你就基本上算學會做人了。在這個世界上,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一輩子沒有學會做人,所以叫芸芸眾生。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雖然學會了做人,但還不算是成功者。”

艾薇問道:“老闆,你的另一方面呢?還有另外的百分之五呢?”

“另一方面,你把人性琢磨透後,還要學會如何利用人性。你能利用人性,你就會取得成功。那另外的百分之五,就是通常所說的成功者。但千萬記住,這百分之五並不是固定的。有的成功者,在成功之後會失敗。那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裡,也會不斷的有人晉升到百分之五里……”

小安說道:“老闆,聽不明白,你能不能舉例說明。”

白手說道:“比方說,我以前琢磨鴻飛公司,發現它的兩個老闆高蘭成和李濱是面和心不和,它威脅不到咱們騰飛公司。果然,它現在分成了鴻飛公司和鴻達公司,已經退居百名之外。還有北方公司,陸和生和沈衛平,雖然是姐夫和小舅子的關係,但我早就斷定,它終將會一分為二。現在也果然一分為二,雖然有投資者支援,但也已失去行業裡的前列位置。”

“再比方說申風公司,鄒真義和柳美巖兩口子。資金充足,野心很大,但不接地氣。所以我也認為,他們也不會取得很大的成功。申風公司也好,北方公司和鴻飛公司也罷,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用一山二虎。老話說得好,一山難容二虎。他們不能形成合力,只能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很難長久的維持。”

“再說邱德銘和他的中原公司。邱德銘這個人,如果他腳踏實地,認清他自己的能力,他就是一個成功者。但他有個弱點,就是心太大,老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前幾年還好,但現在有了外資介入,他的心又大了起來,要在最近把公司做上市。說句實在話,我不看好他,也許他的公司能上市,但他不是上市公司的合格老總。除非他放權,聘請一個有能力的職業經理。”

聽到這裡,艾薇問道:“老闆,你最近在琢磨四通公司、海陽公司和雙石公司吧?”

白手點了點頭。

尹伊然問道:“老闆,雙石公司不是同行,為什麼還要琢磨它?”

白手掏出一根香菸叼在嘴邊。

丁小潔拿過打火機,給白手嘴邊的香菸點上火,笑著說道:“別賣關子,請繼續你的長篇大論。”

白手吸了幾口煙。

“改革開放二十四年來,已經湧現出四代民營企業家。這是我的分法,不一定準確。以上海的建築行業和地產行業來說,我不是第一代,我算是一代半。那些第一代企業家,都以掛靠集體企業的名義求得發展,來上海打拚,讓我非常欽佩。丁姐你應該知道的,那些被我打敗的人,基本上都算是第一代。”

丁小潔點了點頭,“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沒有文化,但膽子很大,敢闖敢拼,不怕失敗。”

“對。我雖然來得晚,但我也不是省油的燈。在老家,我也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已經有了第一桶金。我決心一步到位,直接超越他們。於是我拿下了金融學院專案,一越而跨入了上海建築行業的頭部企業行列。整個八十年代,是屬於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時代,從時間上劃分,我也應該屬於第一代。”

“到了九十年代初,第二代民營企業家湧現。這一代企業家的共同特點,是大部分來自體制,有頭腦但資本不足,闖勁也不夠。還有一部分,來自第一代企業家那裡的出走者。最好的例子,就是萬寶公司的李玉寶,沒有做大做強的雄心,寧願做個事業的守成者。但他們也有優點,更加理智,更加穩重。”

說到這裡,白手頓了頓,“接下來,有一句流行說得好,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商量。在商品經濟浪潮的推動下,知識分子終於按捺不住要下海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