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專案建設指揮部,設在主峰附近,是一塊麵積達四百畝的山間平地。
背後,就是海撥近千米的龍山主峰。
左右兩邊,是兩座海撥近八百米的山峰環抱。
正面是朝西的方向。天氣好的時候,拿著高倍望遠鏡,甚至能清晰的看到十幾公里外的溫林市區。
座東而朝西,把這裡作為龍山的核心,是由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決定的。
龍山離東海不到二十公里,屬於海洋性氣候,風大是最大特點。
每年的颱風,就是需要防範的最大威脅,把房子建在面朝大海的龍山上,完全就成了問題。
白手專門請了省裡的氣象專家,專家們共同選中這裡,因為這裡的平均風力不到三級,還能避開臺風的襲擊。
專家們都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
唯一的缺點,是光照時間不長,平均每天只有九個半小時。
要看日出,要爬到主峰的山頂上。
這裡的建設也已初具規模,按投入計算,已有一個億,正好完成了一半。
除了被稱為“龍山大樓”的一幢三層樓,這裡也有賓館和飯店,還有娛樂中心、遊樂場、醫院、療養院和商場,等等。
根據限高規定,這裡的建築設施,最高不超過十米,地上三層地下兩層。
靠近主峰的地方,共有三十二套獨門獨院的別墅,也已接近完工。
這些別墅,將來也用於出租。
當然,一般人是租不起的。
這裡還有劇院,有上千個座位,平時以放電影為主。
之所以把這裡當作龍山的中心,還因為特殊的地理優勢。
從這裡通往龍山各地,沿著地勢建了五條公路,透過這五條雙車道的公路,把龍山的主要景點和主要地區,有機的連線起來。
這裡也是索道的終點,透過長兩千餘米的索道,把這裡與山腳邊的龍溪橋連在了一起。
老顧和鄒月芳兩口子,蔡朝先和大妹白米,還有陸水龍的老婆周小英,一齊出來迎接白手他們。
大家寒暄幾句,又一起進入龍山大樓。
大樓一層,左邊是會議室,右邊是值班室和接待室。
二層十六個辦公室,以樓梯為界,也分左右兩個部分,每邊八個,每個都有三五個職員一起辦公。
三層的左邊,也是八個辦公室,佈置與二層的的基本一樣。
右邊的也是辦公區,但這裡是開發公司管理層的辦公室,蔡朝先和陸水龍他們都在這裡辦公,一個人一間。
其中有兩間平時空著,一間留給白手專用,另一間留給像老顧或老餘這樣的人物。
蔡朝先領著白手他們,與員工們一一見面。
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溫林市本地人,白手幾乎都不認識。
終於來到三層,來到最右邊的那間辦公室。
白手笑道:“小蔡,你把最好的辦公室留給我,實在是一個浪費。”
小蔡笑道:“沒辦法,誰讓你是老闆呢。”
白手推門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