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後,上海建築界的第一個大新聞,就是十個民生專案的落實。
那時候,沒有招拍掛制度,大部分專案特別是特大專案,都由政府直接指定。
騰飛集團公司所屬的騰飛房地產開發公司,一下子拿走一半,也就是五個專案。
但這一次,沒有多少同行羨慕嫉妒恨。
很簡單,能拿上億級專案的民營企業,有資質的不超過十家。
有能力自己搞規劃、自己搞預算、並且有資格開發商品房的民營企業,騰飛集團公司是獨一家。
還有兩個原因讓同行們不會眼紅。
一是表面上看,這十個民生專案的利潤率不高,絕對沒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暴利。
二是白手拿到的五個專案,又不是他一家公司幹,除了自己留下一個專案,其餘四個交給了曾玉山、胡祥瑞、董培元和謝洪水的公司。
大家也都知道,這五家拿到專案後,也不可能都自己幹,還是要分包給其他同行的。
無非是大企業多賺一點,小企業少賺一點,這是行業規律,想眼紅也紅不起來。
只是白手的一碗水沒有端平。
幾個同行朋友,曾玉山、胡祥瑞、董培元和謝洪水拿到了專案。
許老黑、張孝南和方自立三個,被西環路專案纏著,暫時沒有精力去經營大專案。
唯有萬寶公司的李玉寶,這次白手根本就沒考慮他。
李玉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正月底的一天,白手上班,為公司中高層會議準備資料。
李玉寶帶著火氣闖進辦公室。
“解釋。小白,你解釋一下,這次的十個民生專案,你拿到了五個,為什麼不給我留一個?”
白手瞅著李玉寶笑了。
李玉寶索性坐到大板臺上,無賴似的。
“老李,我請教一個問題,萬寶公司去年的人月均經濟效益是多少?”
“少來這套。”
“回答問題。”
“什麼叫人月均經濟效益?”李玉寶反問。
“就是全體員工都擱一塊計算,每一個人每個月能為公司創造多少純利潤。”
李玉寶歪著腦袋想了想,“不知道。”
白手拍了拍桌子,“算算。”
李玉寶嚇了一跳,“我算算,我算算……大概,大概三百多塊,對,三百塊應該是有的。”
“好,我現在告訴你別人的資料。董培元和謝洪水,至少四百五十塊。曾玉山和胡祥瑞,絕對在五百塊以上。就是許老黑、張孝南和方自立他們,也都在四百五十塊以上。”
李玉寶不相信,“相差這麼多?不會吧?”
白手指了指自己,“我搞的是集團公司,不在一線的員工很多。但我公司去年的人月均經濟效益,是六百一十三塊。”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