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白手接到了一個通知。
通知用公函的方式,一個很大的牛皮紙信封,上面印著一行紅字:市建築行業協會。
收函人是江浙省溫林縣龍岙建築公司第十工程隊。
白手開啟信封,裡面只有一張紙。
這張紙可不簡單,上面紅下面也紅。
上面的紅,是一排紅字,與信封上的一排紅字一樣,都是“市建築行業協會”七個大字。
只是信封上的是自上而下豎著排列,紙上印著的是自左至右。
下面的紅是一個公章,公章上也是“市建築行業協會”七個大字。
白手心裡受到震撼,這是他來上海之後,第一次被髮函。
發函一詞,是包工頭們的俗稱,就像法院的傳票,對於不習慣打官司的國人,你說震撼不震撼。
信函內容更震撼。
“……貴工程隊目無政策,目無規章制度,目無行業約定俗成,拒不登記,拒不繳納管理費,拒不參與年檢……現決定如下,一,通報批評,二,限一星期內來我會繳納罰款,三,限一星期內來我會登記……如果愈期拒不改正,我會將上報有關部門,並予以加倍處罰。”
白手呆了好一會。
兩張辦公桌拚在一起,坐在對面的老李,早看出了白手臉色不對。
“小白,出什麼事了?”
白手將信函遞給了老李。
老李看了看,也有點發怔,“怎麼,你還沒去建築行業協會登記?”
“開始沒想,後來忘了。”白手實話實說。
老李沉吟起來。
“老李,麻煩大嗎?”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白手哎呀一聲,“我說老李,好歹你也是工程師,別說不鹹不淡的話行不?”
老李微微一笑,“如果是例行公事,這事就不大。如果有人在背後搞名堂,這事就挺大。”
“噢。”點點頭,白手問道:“這上面有兩個詞,約定俗成和年檢,是什麼意思?”
“約定俗成,就是行規,不成文的規定。或叫口頭約定,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都會遵守。但是,所有的約定俗成,不一定都是對的。”
白手點了點頭。
“年檢,就是每年一次的檢查。這個各行業都有,比方說企業的資質,營業執照,等等。當然,這需要付費。”
說到這裡,老李好奇的問,“你開過餅乾廠,現在還有皮箱廠,不會連年檢也不知道吧?”
白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我們鄉下,沒那麼多講究。只要認識工商局的人,馬馬虎虎的都能糊弄過去。”
老李嚴肅起來,“小白啊,這就是城鄉區別。在城市裡,特別講究規矩和規則,不遵守規矩和規則,是待不長的。”
“一定是這樣的嗎?”白手還是不以為然。
“不一定都這樣。但是,成大事者,都是在遵守規矩和規則的基礎上,才去發揮靈活機動的本事。”
白手指了指信函,“這個也必須遵守嗎?”
老李思忖著道:“應該遵守,但不必必須。不過,大家都在裡面,你不進去,你就會受到排擠。”
“這也許就是政治經濟學的奧秘。”
老李笑了,“你說得對。但打個比方,也許是最恰當的。”
“哦,什麼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