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黃頭郎,名叫鄧通,是文帝的嬖臣(男寵,由此可見文帝也是一個彎的)。
鄧通別的本事沒有,只有一套阿諛奉承的本領,於是他拿出渾身解數,奉承吹捧,以取媚於文帝,時常能把文帝捧得雲裡霧裡的。
可見縱然是再英明的帝王,也會寵信這些會阿諛奉承的人。
文帝從此更加寵愛他,時常跑到鄧通家中,跟他玩各種遊戲。
話說有一天,文帝命令許負為鄧通相面。
許負看了看說道:“鄧通的命會窮困餓死。”
文帝聞言十分的不悅,而後說道:“能使鄧通富有的在於我,怎麼說他會貧困呢?”
於是將鄧通家鄉附近的大小銅山都賞賜給他,准許他鑄錢。
鄧通被文帝賞賜了家鄉的大小銅山用來鑄錢的訊息傳到老家後,親朋鄰里奔走相告。
年已古稀的父親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帶領幾個女兒和女婿僱工匠在銅山一帶採銅、燒炭、鑄錢,嚴格遵照鄧通的囑咐,每一個錢都要精工細作,又從不在鑄錢時摻雜鉛、鐵而取巧謀利,因而製作出的鄧通錢光澤亮,分量足,厚薄勻,質地純。
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賈,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鄧通錢。
吳國錢以發行量大佔優勢,鄧通錢以質地優良取勝。
這一時期,吳國與鄧通所鑄的錢幣流遍全國,他可以說是富甲天下。
鄧通既蒙文帝寵愛,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報答才行了。
文帝患癰,因感念他的寵愛與恩德,鄧通常為其吸吮患處。
文帝悶悶不樂地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呢?”
鄧通答:“應該沒有比太子更愛您的了。”
後來太子進宮問候文帝的病情,文帝要他吸吮患處。
太子吸時卻面露難色,事後聽說鄧通經常為皇上吮癰,心裡感到慚愧,卻也因此而怨恨他了。
幾年後文帝死,太子即位,這就是景帝。
景帝這人好面子,心眼小,一即位,首先便把鄧通革職,追奪銅山,並沒收他的所有家產。
可憐富逾王侯的鄧通,一旦落難,竟與乞丐一樣,身無分文,最後竟應了許負的話,餓死街頭。
然而許負聽到這話卻哈哈笑道:“鄧通為人粗鄙,只知一位逢迎先帝,乃是佞臣,這種人自古以來有幾個能得善終的?”
晁補之有些愣神,這尼瑪神相原來也是一個資深政·治·家。
然後晁補之又看了看上方微笑的竇太后,頓時心中瞭然,許負敢這麼說先帝和鄧通,可見此人真是該死,竟然敢和竇太后搶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