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商山四皓”還有一個典故,當年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而立劉如意,呂后大急,求助於張良,張良推薦了的人就是商山四皓。
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夏黃公、綺裡季、甪里先生,乃是四個道家隱士。
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問後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
劉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而且群臣反對,於是只好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開國之君劉邦尚且不敢如此的違背眾意,景帝又如何敢呢?
而且一旦談起這個問題,後·宮之中的竇太后也會爆發出非一般的生命力,因為她會發現小兒子梁王又有了問鼎皇太弟的機會。
陶青補充說道:“第四步推薦晁補之擔任王美人之子的師傅,這一點老夫已經上書陛下了。”
王生聞言一愣,這個第四步雖然與他想象的有些不同,但是也能取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四條計策下去,晁錯縱然是鐵打的不死也殘。
當然了這些都已經是陶青部署完畢,王生只不過是總結梳理了一下罷了。
此時突然門外有人來報竇嬰、袁盎求見,陶青聞言不禁一愣,不明白這兩個人怎麼走到一塊去了。
不過還是急忙命人相迎,陶青則是起身立起,這樣就足以表明對他們的尊重了,畢竟陶青乃是丞相。
王生則是抱拳後退,閃入內堂屏風後面。
竇嬰和袁盎進來之後,三人紛紛見禮,而後陶青跪坐在上,袁盎和竇嬰分作兩旁。
陶青開口說道:“兩位怎麼今日有閒暇來老夫這裡?莫非是有什麼事?”
袁盎則是滿臉晦氣的說道:“陶公,你說這個晁補之怎地如此陰險?明明是他擠兌的老夫不能出使,可現在他呢?滿長安都傳頌他深明大義,不避生死的名聲?”
這事怨不得袁盎生氣,畢竟他幹了一輩子這種事情,那就是用大義名份拿人,那是無往而不利,可誰曾想臨到起復的時刻被晁補之狠狠的擺了一道,而且是栽在了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上。
可是這話陶青不好接,畢竟此時晁補之也是為國效力,身為丞相在明面上不能打壓的,尤其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否則老劉家一旦殺其人來,可不管你丞相還是大將軍。
所以陶青直接轉過話題問道:“王孫難道也是因此而來?”
竇嬰聞言有些鬱悶的說道:“不是,陛下派給了老夫一項任務,讓老夫去迷惑匈奴人,而且還是讓老夫同田詹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