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顯然是明知故問,內侍不敢隱瞞的道:“乃是御史大夫所為。”
陶青聞言眉頭一皺,但他也不好對內侍發火,畢竟內侍代表的是景帝的臉面,所以他只好揮了揮手讓內侍退下。
內侍輕輕的舒了一口氣,而後走了出去。
陶青拿起書簡開始慢慢的觀看,一邊看一邊頷首,因為上面寫的那些冊封劉戊三子的意見,他是完全同意的,畢竟只有這樣朝廷才能利益最大化。
王生迫切的想知道內容,於是笑著說道:“陶公可是冊封劉寧為楚王的旨意?”
陶青聞言面色有些古怪的說道:“是也不是。”
“此話何解?”王生疑惑的問道。
“這是···算了,你自己看吧!”陶青把書簡遞給王生。
王生結果書簡後也開始慢慢的翻看,前面那些皇恩浩蕩的廢話略去不說,等到他看到“今冊封劉戊三子劉林承襲楚王爵位,王彭城,二子劉言為東海王,王東海郡,長子劉寧為魯王,王薛郡。”
王生不由得嘆道:“這個手筆和計策實在是太好了,蘇秦張儀等縱橫家恐怕也不過如此吧!兵不血刃而平楚國,果然厲害,王生自愧不如啊!”
“不過這有些淺顯的廢長立幼,乃是取亂之道啊!陶公若想這個旨意萬無一失,應當····”話說到這裡王生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為他感覺自己的主題有些跑偏了,所以陶青的臉有些陰沉了。
王生一時之間有些懊惱,這個喜歡亂出主意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掉啊!
當然了這種毛病是不好改的,這就如同有人晚上睡覺前不管有沒有尿意都要去一趟廁所一般,一句話習慣使然。
王生卻是不知,正是因為他這個喜歡亂出主意、亂說話的毛病,日後使得陶青落入罷相的田地,幾乎身死。
陶青也感覺這個計策好,可同樣他也感覺彆扭,因為這計策不是丞相府出的,但詔令卻要丞相府下,這等同於要他背黑鍋啊!
雖然旨意說的很明白,可是中原王朝自古以來最大的不是天子,也更不是丞相、太后,而是規矩,那種千百年來不變的規矩。
楚王劉戊三子雖然皆為庶子,但畢竟長幼有序,雖然楚王這裡談不上廢長立幼,畢竟都只是諸侯王,所以這個口子可以開,但不能從陶青這裡開。
因為陶青就是靠著這些來維持他的宦海生涯的,如果換一個時髦點的說法就是政·治·生·命。
很顯然這個主意如此的腹黑,且符合縱橫家的風采,所以陶青自然而然的就把這個按到了晁補之的頭上。
因為晁錯的身邊能夠用出如此的手段的人,除了晁補之之外,陶青還真想不到有其他什麼人。
陶青卻是沒有聽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屌絲終有逆襲日。
田蚡前半生唯唯諾諾,沒想到好不容易在景帝面前出一次彩,還被陶青張冠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