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中行說就讓單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寫信送給漢朝皇帝,並且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長加寬加大,把開頭語說得都很傲慢,就是剛才阿莫訶所說的:“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的匈奴大單于恭敬地問候漢朝皇帝平安。”
匈奴人在國書問題上敢於向漢朝示強,是以其軍事實力做後盾的。
等到後來漢武帝劉徹擊敗匈奴之後,為了羞辱匈奴單于,就在匈奴人的基礎之上又將國書規格翻了一倍。
景帝說道:“國家疲敝,已非一日之過,更非群臣之錯,這只是朕有感而發,你們都起來吧!”
“謝陛下!”
然後景帝就開始翻看匈奴人的國書。
“天地所生、日月所安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朝皇帝無恙。”
“孤憤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今聞漢皇有姝,待字獨居,願與漢皇結翁婿之情,漢皇豈有意乎?”
······
“另,今孤親詣二十萬匈奴健兒,遊獵塞外,俘獲無數,念漢匈之厚重、思翁婿之情誼,不敢擅專,然人吃馬嚼,耗費頗靡,若漢皇願贈銀絹五十萬匹兩,孤必不令漢皇失望。”
看完這封國書,景帝怒氣勃發,一腳將前面的御桌踹翻,國書也翻滾了幾下,跌落在地上。
“欺人太甚!來人,速詔周亞夫回朝,詔曲周侯酈寄、燕國相欒布、竇嬰速速前來覲見,同時命燕王、趙王、梁王整頓諸國兵馬,朕今日要與匈奴人決一死戰,否則難消朕的心頭之恨。”
陶青大驚失色,急忙出聲阻止道:“陛下,不可啊!此時我與匈奴之間,攻守之勢、強弱之勢明顯,還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從長計議啊!陛下!”
景帝怒道:“丞相,非朕不知,而是軍臣欺人太甚,朕若不報此仇,妄為人君。”
此時晁錯走了出來,撿起了地上的國書,而後慢慢的翻看了幾下,也是怒聲說道:“陛下,軍臣狂悖無禮,臣附議陛下決戰匈奴之事。”
“更請陛下令吳楚等七國各出兵出錢,開赴前線,來一場真真正正的漢匈決戰。”
景帝有些欣喜,心道還是自己的老師向著自己,見不得自己吃虧。
而陶青則是大怒道:“晁大夫,你明知道吳楚等國不尊朝廷號令久矣!今生此意,到底是何居心?”
“恐怕吳楚等國的兵士到了長安,不去打匈奴,反而覬覦神器,到時候老夫看你晁錯有何面目見天下人?”
陶青這些話雖然是在說晁錯,但是話裡話外都是說給景帝聽的,景帝此時有些懊惱,為什麼高祖分封的時候,沒有往邊境上多封些諸侯王呢?
但是若是景帝知曉,明朝初年,朱元璋就是分封兒子與各地,而後在邊境的燕王就是手握能征善戰的大軍,隨後靖難功成的,他就不會有這些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