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說岳全傳》、《精忠岳飛》等等電視劇、小說,晁補之可是看了不少,若是再輔以藝術的加工,一定可以再西漢年間爆發出不一樣的風采。
想清楚這些,晁補之就開始動筆,慢慢的書寫,他前世就是一個圖書管理員,平常的工作除了看看書,就是上上網,寫寫毛筆字,陶冶一下情操。
但是誰能想到他能來到西漢年間,這一手寫的又快又漂亮的毛筆字終於有了用處,而且他也是一個十分有毅力的人,左手字練的也十分的可觀。
彷彿學成了屠龍之術,終於可以殺幾條龍試試手,一展平生之所學。
說岳全傳講述的是兩宋之交時的故事,晁補之細細的思索,於是將岳飛的故事放在了西周、東周相·交之際,這樣讓人更有代入感。
“《說岳全傳》第一回:天遣赤須龍下界,道謫金翅鳥降凡。”
“八百餘年周史,中間東西縱橫。閒將野史事評論,忠義堪悲堪敬。忠義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蠅。忽榮忽辱總虛名,怎奈黃粱夢不醒!
《西江月》詩曰:
諸侯干戈未肯休,鳳鳴岐山始無憂。
哪知遷都偏安主,不用忠良萬姓愁。
自古天運迴圈,有興有廢。在下這一首詩,卻引起一部西周精忠武穆王盡忠報國的話頭。
且說那西周幽王之時,外敵入侵,列國紛爭,黎庶遭殃。
其時西嶽華山,有個名士喚籛鏗,世人稱之為彭祖,是個道高德行仙人。
一日,騎著騾兒在湯陰經過,抬頭看見五色祥雲,忽然大笑一聲,跌下騾來。
眾人忙問其故,先生道:‘好了,好了!莫道世間無忠良,一胎生下武穆王。’
眾人不解其意,再問之時,彭祖已騎騾遠去······”
晁補之洋洋灑灑的開始寫,小半天的時間就寫了三章左右,有如神助。
這得意於他的思維謀劃能力增強,以至於以前在圖書館中他讀過的書都能夠回憶起來一些,雖然不多,但是也足夠他慢慢的寫下去!
最為幸運的是晁補之腦中有一個“萬戶侯養成系統”,只要他能夠完成足夠的任務,許多東西早晚都會出現,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晁補之沉浸在寫書的樂趣之中,門“砰”的一聲被人推開。
晁補之右手一抖,一滴墨汁掉下,瞬間黑了一片。
晁補之皺眉看著怒氣衝衝進來的晁錯,“啪”的一聲將筆扔下,說道:“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晁錯頓時恍然,這句話是《孫子兵法》裡的,意思是君主不可以因為一時的憤怒就輕易發動戰爭,為將軍者也不可以因為一時的不快而出兵作戰。
因為這是對國家不利的,同樣也適用於朝堂爭鬥。
“多謝季父教誨,錯將銘記於心。”晁錯作揖,誠懇的說道。
“嗯!”晁補之接著說道:“難道事情有變故?”
聞聽此話,晁錯的眉頭皺成了“川”字,接著緩緩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