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冥土只是將生靈的功與過、德與孽做一個簡單的分類,即善人是功德大於罪孽,無罪者是功德約等於罪孽,罪人是功德小於罪孽,那麼鬼城陰司便是要將一樁樁功德、一件件罪孽分辨清算個清楚。
善人未必無罪,罪人亦是未必絕對的惡。
只要是生靈,一生中都是功德與罪孽交織,不同的在於,善者一生多積功德,惡者一生多是造罪孽。
而鬼城便是要將所謂的善人、無罪者、罪人通通審判清算,但凡有罪,便需去十八地獄走上一遭,善者亦是無法免除,唯有絕對的純善之人方才能免除陰司的清算。
罪孽小,受的苦便少,刑期也短。
罪孽大,受的苦便多,刑期也長。
而當所有罪孽在十八地獄的痛苦輪迴贖清之後,方才有資格重入輪迴。
視功德大小,每一位生靈都有著不同的出路。
天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以及人間道。
其中天道、阿修羅道、人間道為三善道,餓鬼道、地獄道、畜生道為三惡道。
功德善業大者,升入三善道,功德善業小者,墮入三惡道。
直至一生結束,輪迴反覆,重走一遭。
感悟著畫卷下方的小字,商洛的精神世界內,不斷有著一枚枚黑日般的古字從晦暗深沉的精神海中升起。
這一枚枚黑日古字,如龍似蛇,每一枚都散發著道的晦澀氣息。
如果和前世的地府傳說比,《幽冥地皇本源經》所繪製的陰司太過疏淺,太過簡單,彷彿一個半成品。
而若和雲荒傳說中的地府陰司相比,這一方幽冥輪迴亦是遠遠不如。
不僅如此,商洛還從中讀出了濃濃的惡趣味,在雲荒世人的觀點中,善者便是善者,縱然身死,入地府後,他們來世也必將有著好的果報,根本不需要在十八層地獄中走上一遭。
但《幽冥地皇本願經》構建的陰司不同,善者亦是有孽,有孽便需要去贖罪,看似極有道理,可很顯然,普羅大眾不會接受。
如果告訴他們生前行善,死後會有善報,相信很多人都會去行善。
只是若是告訴他們,你縱然是行善九十九載,但只要為惡過一次,也須和那些惡人一般無二,去十八層地獄接受清算,絕大多數人都會無法接受,他們想的是,既然左右橫豎都要去十八層地獄走一遭,不如痛痛快快,隨心所欲的過上一生。
單純從揚善止惡這一點,此舉無異於敗筆,畢竟,紫陌紅塵,億億萬生靈,無人能保證自己一生絕對的純善,尤其是所謂的善惡是非標準乃是由幽冥地皇一己制定,當這種標準與王朝法律或是世俗人情衝突時,遵守哪一方亦是大問題。
商洛搖搖頭。
《幽冥地皇本願經》乃是神話特性【太初鬼城】中自帶的幽冥輪迴創造之法。
而特性,其實是系統根據一種能力(天賦、功法、秘術)的所有可能進化方向賦予的一種。
再結合起,屍山血海的白骨神魔冢本是一位古老大能者創造輪迴的失敗之法。
不難猜出,這《幽冥地皇本願經》或許便是那位大能所創。
至於為何商洛的白骨冢會衍生出《幽冥地皇本願經》?
最初版本的《白骨神魔冢》可能真正蘊含創造輪迴的法門,但那位古老的大能者並未傳下,流傳在屍山血海內的《白骨神魔冢》在今日已然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暴兵之法,而昔日的骨道人傳下的白骨冢還是《白骨神魔冢》的閹|割版本,自然也不具備。
但無論如何,這種脈絡的根源依舊存在在《白骨冢》身上。
就像是一條路,路的前方是深深地濃霧,濃霧間還有著無數岔道,可其中一條岔道通向了那位古老大能者的輪迴構建之法。
理論上說,沒有那位古老大能的親傳,旁人幾無可能走向那條道路,但系統本身便是一種不合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