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端起酒杯說道:“何公子,來咱們先喝酒,喝完這杯酒咱們再繼續商議。”
“好,不急。咱們慢慢商量。來幹!”何志遠也舉杯說道。
喝完杯中酒,放下酒杯,周大人吃了幾口菜後。又接著對何志遠說道:“何公子,本官這裡有個主意。就是用黑石山的煤炭開採權換取從羅泉莊到十字路這段水泥路你看如何?”
所謂的開採權,並不是說拿到開採權後,黑石山地下的煤炭都是自己的,隨便怎麼開採都可以。而是指上面土地的使用權,一般辦理一個煤窯的開採權只需要幾百兩,最多一千多兩銀子即可,開採煤炭時,稅還是要照常繳納的。
在周大人的認識裡,何志遠最多能挖十幾個煤窯而而已,再多的話,即使能挖出來也賣不出去。十幾個煤窯的開採權最多也就值兩萬兩銀子,而要修一條一百多里的水泥路的費用卻是他的幾倍。這樣算下來,沂州官府卻是賺大了。
何志遠聽聞此言,樂得他差點蹦了起來。這片山裡煤炭儲量是無法估量的,修一條一百多里的水泥路換黑石山煤炭開採權,那是大賺特賺的買賣。但他現在卻不能表現的過於高興,以免被周大人看出破綻。於是何志遠狀作很為難的說:“周大人你可真精明,修這條水泥路至少要十萬兩銀子,這開採權辦理下來才多少銀子?”
周大人呵呵一笑彷彿這便宜已經賺了一般,勸解道:“何公子不能這麼算帳,以後何公子就是黑石山中最大的煤老闆,這條路修好了,受益最大不也是你嗎?”
何志遠沉假裝思考片刻,勉強說道:“周大人的這個提議也未嘗不可,不過還請周大人給予一些便利條件。”
周大人聽說何志遠基本答應了他的提議,喜不自禁,如果此事促成,這又是他的一樁政績。他掩飾不住高興的問:“何公子需要提供哪些便利,儘管提出來,只要本官能夠做到,我盡力配合。”
何志遠說道:“現在這條道路,不足兩丈寬,兩輛大車相匯時過於困難,這次修路至少要加寬到三丈到五丈,這其中的多佔的土地還需官府出面徵用。第二,修水泥路需要大量的水泥,從莒州運送水泥成本太高,所以需要在本地開設幾家水泥作坊生產水泥。”
周大人聽完何志遠說的所謂便俐,心中想道,官府手中掌握著許多官田,所以徵用土地並不困難,大不了用官田交換就是了。開設水泥作坊他就拿不準了,要是需要官府出銀子,他可不想答應,畢竟州內財政並不寬裕。他可不想往外掏銀子。
想到這裡,他問何志遠:“那開設水泥作坊的本金由誰出呢?”
“水泥的配方掌握在我的手裡,如果官府有意出本金,我願用配方入股,利潤四六分成,我拿四成,官府拿六成。如果周大人不想&操這個心,也可以找
州內的商家合股,四樣是我佔四成。”何志遠答道。
周大人聽說可以讓商家入股,他便放心了。只要不讓他出銀子怎麼都好說,於是他便說道:“官府是代朝廷管理百姓,不能經商與民奪利。何公子還是找商家合股吧,不過我們沂州衙門可以幫助牽線搭橋。”
事情談完,大家才開始喝酒吃飯。酒足飯飽之後,周大人帶著眾人滿意的離開了。
等他們走後,何志遠帶著嚴紀海在這個宅院裡四處看了一圈。然後把僕人們集中在一起,等僕人丫鬟、老媽子們到齊後,何志遠數了一下一共還有七個人。心想這個羅老闆還是很奢侈的,一個外宅竟然用了這麼多下人。自己還從來沒有這麼奢侈過呢。隨後他問其中一個年齡比較大的一位僕人:“你叫什麼名字?你們這裡誰是領頭的?”
那位僕人馬上躬身行禮答道:“回東家的話,小人名叫王建磊。是這裡車伕,原來的管家早就收拾東西跑了,現在沒有領頭的。”
何志遠看那人面相還算老實,就說道:“那你就是這裡的管家了,以後我不在的時候,就由你來負責看管這個院子。”
那位叫王建磊的車伕聽說讓自己當這裡的管家,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站在地上呆愣著沒有反應過來,幸虧旁邊的人提醒,才反應過來,急忙跪下叩頭謝恩,表達忠心云云。
等給他們訓完成話,問清楚他們的身份姓名後,何志遠給了王建磊二百兩銀子,做為這個宅院的日常開支。然後便帶著護衛離開了這裡,雖說這裡住著比較舒服,但煤礦那邊事情很多,他還是住那裡方便些。
回到煤礦,剛進到屋裡,孫掌櫃過來說:“東家,今天上午您走不久,有許窯主過來找到我,聽說咱們要收購廢棄的煤窯,都表示不要錢白送給咱們,以表達東家除掉匪患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