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四年八月初九,對於大明朝所有參加鄉試的學子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他們將要參加一場決定命運的考試,今後是官是民,便在此一舉了。如果不成,就要回去等上三年再來了。
沒有人願意再蹉跎三年,所以他們都勢在必得!
但是現在參加鄉試的有三千人之眾,但能考中舉人的只有一百多人,每一科勢必會有三千多人落榜,但即使如此,第三年都會有幾千人來此一搏。
儘管何志遠早已把事先寫好的考卷背的滾瓜爛熟,但在考試的前一夜仍然是忐忑不安。現在的歷史已經被他改變了許多,他不能保證自己這隻小蝴蝶的翅膀是否會攪動這次鄉試考題的改變。如果真的脫離了原來的歷史軌道,那自己的這次考試必然成為歷史上的笑柄。
何志遠天一黑便上床睡覺,他吩咐尹立夫,明天早上丑時末刻便要叫他起床。自己就躺在床上開始睡覺,但翻來覆去,迷迷糊糊的無論如何也睡不踏實。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在似睡非睡之時,便又開始做起了夢,夢見自己被分到了一個“臭號”裡,周圍都散發著臊&臭之味。何志遠趕緊戴上準備好的明代“口罩”,不但沒有減輕臭味,反而氣味更濃了。原來明朝也有假冒偽劣產品!何志遠心道,那就忍忍吧,所幸他不需要動腦子,只需要把背熟的文字寫上就可以。
但是當他開啟考卷時發現,今科的考題與他所準備的完全不一樣,就憑他這個八股廢材,必須得交白卷!他心中又急又悔。以前在父母及梁大人面前誇下海口,現在卻要成為科考的笑柄!
正在他又急又悔之際,在朦朧中他聽到了敲門聲,然後又聽見尹立夫在外面喊:“師傅,時間到了!”
何志遠聽到尹立夫的喊聲後,立即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接著應了一聲:“知道了,你先下去問店家要點吃食上來。”
隨後,何志遠開始穿衣服。沒過一會何志遠便穿好衣服,等尹立夫再次敲門時,何志遠立即把門開啟,尹立夫一手提著食盒,一手打著燈籠走了進來。藉著燈光一照,便見何志遠頭戴玉色方巾,身穿粟色直裰,腳下粉底皂靴,穿得整整齊齊,就是忘了扎腰帶。
尹立夫的目光停留在何志遠的腰上,何志遠下意識的一摸,老臉一紅解釋道:“一會吃飯再扎,紮上腰帶吃不多,今天起這麼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上口熱飯。”
尹立夫會意的一笑,也不敢揭穿他,趕緊把食盒內的吃食一件件擺放在桌上。這一桌飯菜是何志遠特地點的。今天開考店家也跟著忙碌起來,店內的廚師不到三更就起床準備為客棧內的學子們準備早餐了。
其實這頓早餐吃食並不是很多,兩碗稻米香粥,四個饅頭,兩碟小菜四個雞蛋,很明顯這是兩個人的量,尹立夫怕師傅很長時間不能吃午餐,只喝了一碗米粥,一個雞蛋。何志遠拿起一個雞蛋慢慢的剝著蛋皮,結果剝得只剩蛋黃了,尹立夫連忙提醒道:“師傅,蛋青都剝掉了。”
何志遠很鎮靜地說道:“蛋青沒營養,為師今天只吃蛋黃。”尹立夫聽到此話,心中對師傅的厚臉皮佩服得五體投地,明明是心裡有事,心神不寧還偏偏說得那麼鎮定,而且還顯得那麼有道理。
猶豫了半天,尹立夫還是安慰道:“師傅不用緊張,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考就不緊張了。”
何志遠聞言,剛喝得一口米粥差點吐了出來,惱怒地對尹立夫說道:“小子,大清早的你就舉說句吉利的?”
其實這話剛出口尹立夫就知道自己說錯了,看師傅惱怒了,趕緊解釋道:“師傅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說這次鄉試陌生,等明年會試就熟悉了,不會那麼緊張了。”
何志遠聽到此言,立即高興起來連連說道:“這還差不多!”之後又覺得不對,又對尹立夫說道:“哎!我什麼時候緊張了?我鎮定得很,不就是考個舉人嗎?這有什麼難的,為師這一次一定會高中的!”
“對對對!師傅這一次一定會高中的!”尹立夫趕忙附和道。
師徒兩人吃過早餐之後,尹立夫將考箱搬上馬車,讓車伕趕著馬車,往城東的貢院駛去。每輛車的車前,都掛著“濟南鄉試”的燈籠,今日濟南全城戒嚴,沒掛這種燈籠的車轎,是不準上街的,其嚴肅程度決不亞於後世的高考!
這時候還是天長夜短,等到了位於城東的貢院時,天剛矇矇亮,這個點抵達是有講究的,因為此時貢院都設在城東,取東方文明之意,這個時點又叫東方微明,文與微同意,便是天時與地利相合。
到了貢院之後,那車伕便討賞,何志遠雖然不信這個,卻也喜歡討一個好彩頭,一個一兩的小元寶給了車伕,車伕大感意外,千恩萬謝,吉利話連連,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車伕拿了銀子扛起碩大的考箱跟在何志遠與尹立夫的後面往貢院前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