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小人物>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秋闈(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秋闈(三) (1 / 2)

寫完匾額之後,他們幾人又聊了一會文會上的事情,現在的四人當中,就何志遠年齡最小,並且還是第一次參加鄉試的小白,要聊起鄉試經驗只有他聽別人說的份,自己沒有發方言的機會。

何志遠本來是打算遊玩的,現在他們聚在一起又開始侃起了大山。這時候何志遠提議道:“諸位,這麼好的天氣,咱們悶在屋子多無趣,咱們還是到大明湖周邊去逛逛吧。”

王雲搖頭說道:“大明湖有什麼好玩的,三年前就已經去過了。”

何志遠聽聞此言,心中對王雲大為不滿,此人只想著自己,從來沒到別人,這樣的人為官根本不能指望他能為民作主。

趙鼐此時說道:“文俞老弟是第一次來濟南,我看咱們還是陪著文俞老弟去逛一逛,順便買些考試用具。”

許鳳聽到此言,也附和道:“豈止是隻買些考試用具,三年前經驗不足,只買了些筆墨紙硯、提藍吃食,結果一場大雨淋溼了考卷,被打成‘藍卷’最終落得一個勞而無功的下場,今年考試用具的準備上絲毫馬虎不得,咱們要好好想想要採買哪些物件!”

何志遠是鄉試的萌新小白,對於藍卷這個名詞,頗為新鮮就隨口問道:“希文兄,何謂藍卷?”

還沒等許鳳解釋,趙鼐便對何志遠說道:“現在貢院裡有八九千間號舍,有新有舊,最舊的號舍還是洪武年修建的,最晚的也是成化年間修建的。那些舊的號舍年久失修,如果趕上下雨,外面大雨裡面小雨,如果考卷被淋溼那基本上這科就白考了。因為試卷是絕對不能被雨水打溼,也不能有所損壞的,否則會被收卷官挑出來,用藍色毛筆寫一份名單公佈出來,這叫‘登藍榜’,這樣的試卷就叫‘藍卷’,希文兄上一科本來是大有希望的,結果時運不濟分到了一個‘雨號’,又趕上第一場就下雨,考卷淋溼,被打成藍卷,結果就這樣登了藍榜,你說希文兄有多冤啊!”

許鳳撇撇嘴說道:“東喬兄你也不要說我,你上一科也不比我強,我分了一下雨號,你分了一個臭號,足足聞了九天臭味,被燻得頭暈腦漲,要是不落榜那才是怪事呢。”

何志遠聽完他們三年前的光輝歷史,才知道原來貢院的考號還有這麼多講究,如此以來,採買考試物件那就絲毫不能馬虎,要把所有東西都要準備齊全了才可以。

隨後他們三人向何志遠這個鄉試萌新傳授在各種文會上根本聽不到的經驗。

濟南貢院始建於明洪武初年,明成化十九年重修。大門朝南,為三開間,正中懸“貢士院”匾額,門外東西各建轅門一座。門內建“明經取士” “為國求賢”兩座牌坊,二門內又建平列的門樓4座。過門樓為至公堂,管理科考事務的官員在這裡辦公。至公堂的北面是高大宏偉的明遠樓,登樓可俯視全院。樓後是聚奎堂,考官們在這裡評閱試卷,決定錄取人選。在樓堂的東西兩側,是大片排列整齊的應試號舍。成化十九年重修時,只是重新修建官員辦公的幾座樓堂。至於應試號舍,只是對老舊的號舍修葺一番,又加蓋了一些新的號舍。

聽他們說現在的應試號舍共分為四種,按好壞程度分別叫作“老號”、“席號”、“雨號”和“臭號”。

每種號舍的舒適程度可謂天壤之別,這會直接影響到考生的應試心情和考試結果。雖說在考題和考試過程中很難作弊,但在號舍分配上這些考官們是有操作空間的。所以那些家裡有錢的考生,也會暗地裡給考官塞銀子爭取分到一個老號。至於那些沒有塞銀子的那就只能求老天保佑,千萬不要分到“雨號”和“臭號”了。

所謂的“老號”,就是那些明初修建的部分號舍,這些號舍寬三尺,深四尺,後牆高七尺,前簷高六尺,這種號舍高大寬敞,站得起身,轉得過腰,而且靠近明遠樓,總在大人們眼皮子底下,是以修繕及時,不會漏雨。

隨著應試考生越來越多,後來又陸續擴建了一些號舍,一些貪官汙吏為了中飽私囊,偷工減料,私自縮小尺寸,使得號舍簷齊於眉、廣不容席,站著直不起腰,躺下腳又露在外面,連轉身都不能。這樣的號舍叫作“席號”,在這種考舍裡考試,先得耐得住腰痠背痛脖子抽筋再說。

但分到這種號舍的考生,面色多有怏怏之色,還沒到捶胸頓足,暗自垂淚的地步,因為與另外兩種“雨號”和“臭號”相比,這還算差強人意。

所謂“雨號”,便是那些十分破舊,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考舍。像就前面許鳳所分到的那種舍號一樣,在這種考舍裡答卷,要是倒黴碰上下雨,被雨水打溼了考卷,被打成藍卷,上了“登藍榜”也就肯定沒戲了,只好準備下科再來了。

至於分到最後一種“臭號”裡的,大多便直接放棄考試資格了。因為臭號便是處於廁所旁邊的號舍,此時天熱,數百人便溺於此,那味道恐怕除了楚留香之外,再沒有人能忍受得了了。試想,吃睡在一個別人過而屏息的地方,不嘔吐昏迷才怪呢,考什麼試啊!

談完這些之後,大家便七嘴八舌,議論該買什麼,王雲說:“筆墨紙硯,字圈燭臺肯定少不了。”

趙鼐笑道:“還要買餐具、食品、門簾、號頂。”

“要門簾作甚?”何志遠奇怪地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